下去,关照即刻缮发;另外“录副”送交赵文华。
“这一下,天水不能不走了!直等朝廷降旨,催促班师,岂非自讨没趣。不过,”胡宗宪蹙眉问道:“他所索太奢,又如之何?”
“这就要用软逼的办法了。第一、大小官儿,轮番饯行;第二、百姓送‘万民伞’;第三、发动父老准备‘攀辕’。做足了大军班师在即的模样,天水莫非真的老老脸皮,赖着不走,变成自讨没趣?”
“这个法子好!不过,未餍所欲,他能饶得了我?”
“不会!”罗龙文说“要教他不但不怪总督,而且同情。这个法子很好想,一言而蔽之:“假作恶人!”
最后这四个字,意味深长;胡宗宪凝神静思了好一会,点点头:“我懂了!”
“是!”罗龙文说“我最后还有一句话:赵忠非笼络不可。”
“我也想到了。不过不知道怎么笼络,才能让他死心塌地帮我们的忙!”
“‘船到桥头自会直’!罗龙文的神色之间,很含蓄,也很诡秘“到时候必有善策。”
“好吧!小华,”胡宗宪慨然付托“只要于地方有益,随你怎么办吧。反正我一顶乌纱帽是交给你了。”
“我决不会丢了总督的乌纱帽!”罗龙文极有把握地说“一年半载,必替总督换一条玉带。”
果然,胡宗宪照罗龙文计谋行事,赵文华深为满意。胡宗宪的归功推美,固然使得他志得意满;而为他筹措行资的诚意,更足以令人感动。
一切处置都是很明确的,胡宗宪发出公文令各县摊派。按地方富饶贫瘠的不同,定派额的多寡,总数加起来是一百三十万两银子。除了犒赏士兵,平均通扯每人五两,共一百万两以外。另三十万两银子,准备征购赵文华要致送京官的土仪。罗龙文并且已向赵忠传过话去,倘或缴购不及,就拿这些银子作为折价。将来如何办理,全听赵文华的意思。
班师的日期已经报了出去,定在十月初五,为岂不足一个月,而自全省文武大员到地方士绅为赵文华庆功饯行的宴会,却是一个月都吃不完。看着纷至沓来的请贴,赵文华又欢喜、又发愁;亲自去拜访胡宗宪,要他设法安排,尽量减少合并,免得肠骨发炎。
话虽如此,内心却是得意得不知如何是好!不过这种踌躇满志的日子,只过了不多十天,没趣就渐渐地来了。各县纷纷呈报,不是说年岁荒歉,民不聊生,就是说起年倭崖,民生凋敝,对于派额实在无法照数筹足。当然亦不至于分文全无,只是折扣打个倒八折,派一万的,最多只能出两千。
赵文华不知道这是胡宗宪在极机密的情况下,授意所属,如此呈报。他们看到的,除了各县大叹苦经的复文以外,就是胡宗宪雷厉风行,严限照数照气解足的公文。因此,他对胡宗宪倒是谅解的,一再对赵忠说:“这不能怪人家。错在发动得晚了!如果定在开春班师,有差不多半年的时间,各县一定可以把这笔款子筹足。”
观念已深受罗龙文影响的赵忠,看法不同,率直答说:“这么多人在这里吃半年,百姓负担加重,到那时候,说不定连这个倒八折的数目都筹不足。”
“照你说,我们收他这么一个数目就算了?”
“我看,”赵忠答说“就争也有限!”
“有限也要争!多一文好一文。京里那么多人在指望着我,怎么能不争。”赵文华说“你再到胡总督那里去一趟,催催他。”
衔命到了总督衙门的赵忠,将名贴一投进去,正好罗龙文在座,随即站起来说:“我先避开!这几天跟总督谈的那个办法,我看今天就可以用了!”
“也好。”胡宗宪说“你得把东西去拿来!”
“是!我马上去。”
“这样,”胡宗宪说“回头你就作为不速之客,仍旧跟他见个面,也好暗中帮着我说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