偈颂品·二
“若诸修行者, 不起于分别,
不久得三昧, 力通及自在。
“修行者不应, 妄执从微尘,
时胜xing作者, 缘生于世间。
世从自分别, zhongzhong习气生,
修行者应观, 诸有如梦幻。
恒常见远离, 诽谤及建立,
shen资及所住, 不分别三有。
不思想饮食, 正念端shen住,
数数恭敬礼, 诸佛及菩萨。
善解经律中, 真实理趣法,
五法二无我, 亦思惟自心。
内证净法xing, 诸地及佛地,
行者修习此, chu1莲华guanding。
沉lun诸趣中, 厌离于诸有,
往冢间静chu1, 修习诸观行。
“有物无因生, 妄谓离断常,
亦谓离有无, 妄计为中dao。
妄计无因论, 无因是断见,
不了外物故, 坏灭于中dao。
恐堕于断见, 不舍所执法,
以建立诽谤, 妄说为中dao。
以觉了唯心, 舍离于外法,
亦离妄分别, 此行契中dao。
唯心无有境, 无境心不生,
我及诸如来, 说此为中dao。
“若生若不生, 自xing无自xing,
有无等皆空, 不应分别二。
不能起分别, 愚夫谓解脱;
心无觉智生, 岂能断二执?
以觉自心故, 能断二所执;
了知故能断, 非不能分别。
了知心所现, 分别即不起,
分别不起故, 真如心转依。
若见所起法, 离诸外dao过,
是智者所取, 涅槃非灭坏。
我及诸佛说, 觉此即成佛;
若更异分别, 是则外dao论。
“不生而现生, 不灭而现灭,
普于诸亿刹, 顿现如水月。
一shen为多shen, 燃火及注雨,
随机心中现, 是故说唯心。
心亦是唯心, 非心亦心起,
zhongzhong诸色相, 通达皆唯心。
诸佛与声闻, 缘觉等形像,
及余zhongzhong色, 皆说是唯心。
从于无色界, 乃至地狱中,
普现为众生, 皆是唯心作。
如幻诸三昧, 及以意生shen,
十地与自在, 皆由转依得。
愚夫为相缚, 随见闻觉知,
自分别颠倒, 戏论之所动。
“一切空无生, 我实不涅槃,
化佛于诸刹, 演三乘一乘。
佛有三十六, 复各有十zhong,
随众生心qi, 而现诸刹土。
法佛于世间, 犹如妄计xing,
虽见有zhongzhong, 而实无所有。
“法佛是真佛, 余皆是化佛,
随众生zhong子, 见佛所现shen。
以迷惑诸相, 而起于分别,
分别不异真, 相不即分别。
自xing及受用, 化shen复现化,
佛德三十六, 皆自xing所成。
“由外熏习zhong, 而生于分别,
不取于真实, 而取妄所执。
迷惑依内心, 及缘于外境,
但由此二起, 更无第三缘。
迷惑依内外, 而得生起已,
六十二十八, 故我说为心。
“知但有gen境, 则离于我执;
悟心无境界, 则离于法执。
由依本识故, 而有诸识生;
由依内chu1故, 有似外影现。
无智恒分别, 有为及无为,
皆悉不可得, 如梦星maolun。
“如乾闼婆城, 如幻如焰水,
非有而见有, 缘起法亦然。
我依三zhong心, 假说gen境我,
而彼心意识, 自xing无所有。
心意及与识, 无我有二zhong,
五法与自xing, 是诸佛境界。
“习气因为一, 而成于三相;
如以一彩色, 画bi见zhongzhong。
五法二无我, 自xing心意识,
于佛zhongxing中, 皆悉不可得。
远离心意识, 亦离于五法,
复离于自xing, 是为佛zhongxing。
“若shen语意业, 不修白净法,
如来净zhongxing, 则离于现行。
神通力自在, 三昧净庄严,
zhongzhong意生shen, 是佛净zhongxing。
内自证无垢, 远离于因相,
八地及佛地, 如来xing所成。
远行与善慧, 法云及佛地,
皆是佛zhongxing, 余悉二乘摄。
“如来心自在, 而为诸愚夫,
心相差别故, 说于七zhong地。
第七地不起, shen语意过失;
第八地所依, 如梦渡河等。
八地及五地, 解了工巧明,
诸佛子能作, 诸有中之王。
“智者不分别, 若生若不生,
空及与不空, 自xing无自xing,
但唯是心量, 而实不可得。
为诸二乘说, 此实此虚妄;
非为诸佛子, 故不应分别。
“有非有悉非, 亦无刹那相,
假实法亦无, 唯心不可得。
有法是俗谛, 无xing第一义;
迷惑于无xing, 是则为世俗。
一切法皆空, 我为诸凡愚,
随俗假施设, 而彼无真实。
“由言所起法, 则有所行义,
观见言所生, 皆悉不可得。
如离bi无画, 离质亦无影;
藏识若清净, 诸识狼不生。
依法shen有报, 从报起化shen,
此为gen本佛, 余皆化所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