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皮三岐杖, 膊绦及军持。
此大修行者, 当成离垢尊,
说于真解脱, 牟尼之幢相。
梵王与梵众, 诸天及天众,
施我鹿皮衣, 还归自在宫。
我在林树间, 帝释四天王,
施我妙衣服, 及以乞食钵。
“若立不生论, 是因生复生,
如是立无生, 唯是虚言说。
无始所积集, 无明为心因,
生灭而相续, 妄计所分别。
僧佉论有二, 胜性及变异,
胜中有所作, 所作应自成。
胜性与物俱, 求那说差别,
作所作种种, 变异不可得。
如水银清净, 尘垢不能染;
藏识净亦然, 众生所依止。
如兴渠葱气, 盐味及胎藏;
种子亦如是, 云何而不生?
“一性及异性, 俱不俱亦然,
非所取之有, 非无非有为。
马中牛性离, 蕴中我亦然,
所说为无为, 悉皆无自性。
理教等求我, 是妄垢恶见,
不了故说有, 唯妄取无余。
诸蕴中之我, 一异皆不成,
彼过失显然, 妄计者不觉。
如水镜及眼, 现于种种影,
远离一异性, 蕴中我亦然。
“行者修于定, 见谛及以道,
勤修此三种, 解脱诸恶见。
犹如孔隙中, 见电光速灭,
法迁变亦然, 不应起分别。
愚夫心迷惑, 取涅槃有无,
若得圣见者, 如实而能了。
应知变异法, 远离于生灭,
亦离于有无, 及以能所相。
应知变异法, 远离外道论,
亦离于名相, 内我见亦灭。
“诸天乐触身, 地狱苦逼体,
若无彼中有, 诸识不得生。
应知诸趣中, 众生种种身,
胎卵湿生等, 皆随中有生。
离圣教正理, 欲灭惑反增,
是外道狂言, 智者不应说。
先应决了我, 及分别诸取,
以如石女儿, 无决了分别。
我离于肉眼, 以天眼慧眼,
见诸众生身, 离诸行诸蕴。
观见诸行中, 有好色恶色,
解脱非解脱, 有住天中者。
诸趣所受身, 唯我能了达,
超过世所知, 非计度境界。
“无我而生心, 此心云何生?
岂不说心生, 如河灯种子?
若无无明等, 心识则不生;
离无明无识, 云何生相续?
妄计者所说, 三世及非世;
第五不可说, 诸佛之所知。
诸行取所住, 彼亦为智因,
不应说智慧, 而名为诸行。
有此因缘故, 则有此法生,
无别有作者, 是我之所说。
“风不能生火, 而令火炽然,
亦由风故灭, 云何喻于我?
所说为无为, 皆离于诸取,
云何愚分别, 以火成立我?
诸缘展转力, 是故能生火,
若分别如火, 是我从谁生?
意等为因故, 诸蕴处积集,
无我之商主, 常与心俱起。
此二常如日, 远离能所作,
非火能成立, 妄计者不知。
众生心涅槃, 本性常清净,
无始过习染, 无异如虚空。
象卧等外道, 诸见所杂染,
意识之所覆, 计火等为净。
若得如实见, 便能断烦恼,
舍邪喻稠林, 到圣所行处。
智所知差别, 各异而分别,
无智者不知, 说所不应说。
如愚执异材, 作栴檀沉水;
妄计与真智, 当知亦复然。
食讫持钵归, 洗濯令清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