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世如幻
佛言:吾视王侯之位,如过隙尘。视金玉之宝,如瓦砾。视纨素之服,如敝帛。视大千界,如一诃子。视阿耨池水,如涂足油。视方便门,如化宝聚。视无上乘,如梦金帛。视佛dao,如眼前华。视禅定,如须弥zhu。视涅槃,如昼夕寤。视倒正,如六龙舞。视平等,如一真地。视兴化,如四时木。
【释】最后第四十二章说明,佛陀平等观察一切诸法,来破一切众生的执著。我们人间的一百年,在忉利天只是一昼夜;这个娑婆世界的一大劫,在极乐世界也只是一昼夜,所以一切都是虚妄不实的。
佛说“吾视王侯之位”:王是国王,侯是诸侯。诸侯比皇帝小一点,皇帝譬如总统,诸侯譬如省chang,这都是很尊贵的。可是佛看国王和诸侯的地位“如过隙尘”:好像空隙里的尘土一样,没有什么价值,没有什么可执著的。
这个“过隙尘”在太yang光底下,当光线特别足的时候你就可以看到,空中的那个灰尘就在光的中间不断地摆动。照得越明就看得越清楚,看到这个尘一会儿起来一会儿飞扬。它非常微小,要是平时我们还看不到有灰尘,实际上我们的空气中充满了灰尘,只有在强光下你才能看着。
这是佛告诉我们的很真实的事情。我们现在的人一看到王侯之位,简直就是不得了了,而且非常羡慕,并且是自己追求的目标。但是佛看这些东西就是一场戏,而且是一zhong没有智慧的一场戏,所以佛说是“过隙尘”就像尘土在空中不断地摆动,很微小,而且很不值得的,就是这么点事情,没有什么意思。
【释】“视金玉之宝”:看金子和玉石这些宝贵的东西。“如瓦砾”:好像瓦砾似的。“视纨素之服”:看最美丽的衣服。“如敝帛”:就像烂布一样,没有什么可以执著的。
视纨素之服,这个“纨素”指的是什么意思呢?就是细绢,细致的丝织品。素就是洁白的生绢,现在就指华丽衣服,非常华丽。就像过去那个花花公子,好打扮的人所穿的衣服。“视纨素之服”看那最美丽的衣服,就像烂布一样,没有什么可以执著的,看不出好来。
【释】“视大千界,如一诃子”:佛看这三千大千世界,就好像一个诃子那么大。诃子,是诃黎勒树果实这么小的东西,如橄榄大。
诃子就是一zhong果实,这zhong果实叫藏青果,果实很像橄榄,不大,可以入药,常用这个果实比喻其它东西非常小。这也是佛比喻给我们听的,在佛的眼里没有这个东西,佛这样说是要教育我们,佛眼里就连微尘也会不存在的,他不存在这个概念。佛为什么说三千世界就像这么一点呢?就是让我们能够理解,这是比喻说。
【释】“视阿耨池水,如涂足油”:阿耨池的水本来是很多的,但是佛看见这水,就好像ca脚的油那么多。以上的dao理就是教人离开执著,不要什么都看得那么认真,那么执著。你一执著,一放不下,就不会成就dao业。
“视阿耨池水,如涂足油”印度有涂足、涂脚的油,这个阿耨池是个池名,梵语就是阿耨达,翻译成咱们汉语叫无热恼,没有这个热恼。它这个地方在哪呢?在mo竭提国竹林中,在香山之南,大雪山之北,周围有八百里,它里面都是金、银、琉璃、玻璃、铜、铁等饰其岸,岸上都用这些东西装饰,非常好。
有的人说恒河的水都是从这个池子里淌出来的,甚至说天下各地方的水都是以这个池子为发源地。在印度mo竭提国竹林中也有这zhong池子,但是这zhong池子也可以说是一般的凡夫眼睛所看不见的,这个池水又可以说是天上来水。
这么大的池子,周围八百里,佛看这样多的池水如涂足油那么少。佛在世那时候,印度都是光脚,他洗完脚以后都要抹油的。抹油来保护他的pi肤,要不脚就会裂,来回走的时候因为moca,他也是用这个来保护脚的pi肤。印度有个礼节,到哪去应供,先给洗脚,洗完脚了给涂脚油,那是很重要的一关,供养好的涂脚油。
“金玉之宝如瓦砾”金玉,我们都知dao,世间上把金子和玉都当作最宝贵的东西,特别是现在这个世界,把金子当成了生命,把金钱当作生命,甚至当作爹妈,他宁可要金子也不要他爹妈。现在这个人的dao德就是这样,为了钱去zuo一切事情,男人不像男人,女人不像女人,就是为了这个钱。世间人把金玉当成宝,而佛把它看成瓦砾。
如果叫我们看,这东西是什么呢?我看它连瓦都不如。瓦我们敢摸,但一摸那金玉,咱就犯过失了,犯错误了,是不是?它连瓦都不如。所以说,那个金子如同什么呢?我就比喻说,比那个粪便还臭,因为我们平时追恋这些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