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否则就会像木头一样,会烂的。你永远不会归入大海,也不会到达涅槃的彼岸,也不会了生死,主要就是被爱见和众邪所娆。而且这些人还有一套理论的,世间有世间的理论,他说的:“人活着干吗?不就是成立个家庭吗?不就是男女这些事、生儿育女吗?”他有他的理论。他这一说,我们有时候不加小心,就能上当“是呀,你活着干吗呀?”一想也是,活着干吗呀?
他不知道一个关键的问题,人生是修行的一个过程,所以我提醒大家注意的地方就在这块。一定要记住:人生是一个修行的过程。我们来到这个世界都是奔修行来的,但是这个过程,有的人没有过关,有的人或在这里打了个旋转而被迷了,所以堕落了。我们现在出家就是觉悟了,觉悟什么呢?“哎呀,我原先的愿望是来修行,不是到这个世间混来了,不是要被它所染。”我们本来是要克服所染,来成就道业的,来度众生的,最后我们到这里一迷,就堕落那里去了。我相信大家很多都有大志愿,也可能是从天上来的,也可能是从各个道来的,但都是有一个目的,都想了脱生死,度众生,使自己能够早日成就。都是奔这来的,只不过有一部分人迷在这里了。
对这种不正确的看法,只要知道人生就是修行的过程,一下就把它破了,而且我们的心马上得到正念,就回来了。你若不这么破它,不行的。而且这种说法是符合真理的,符合事实,也符合我们大家的本来面目。所以这样思惟我们就会得到正念,而且我们也可以跟这些人讲一讲这个事情,让他们能够反省反省,回忆以前的愿望。每个人都有愿望,是吧?这样的话就能破除他的爱见,一下就可以断除它,因为爱见的众邪会干扰你获得正知正见。
【释】正念真如而精进,明白法的本性本来就是无为的。
不是说我们要通过无为法想达到个什么,不是这个目的,是什么呢?是我本来那个就是无为法,我们本来的面目就是无为法。虽然我们现在在不断地谈无为法,实际上离无为法的本体还很远,但是我们通过谈无为法、修无为法,来逐步地回到我们本来的面目上。我们的本来面目就是无为法,这是我们应该记住的。
【释】若能这样子,不为情爱所转,一定会得道的,这是这一章的大概意思。
“佛言”:佛说。“夫为道者”:修道的人。“犹木在水”:就像一根木头在水里一样。“寻流而行”:顺流向下走。“不触两岸”:不被两岸的石头所障碍。不触,就是不把木头定下来。没有触两岸,这木头就不会被两岸所留(即不被情爱所留)。这木头就好像一个修道人似的“不为人取”:也不会被人拿去。“不为鬼神所遮”:也没有被鬼神所遮挡。
为什么这个木头有时候会触到两岸,会被人拿走,会被鬼神所遮,谁能说一下?
弟子:道心不坚固。
道心不坚固,这是一个,还能不能具体一点说呢?
弟子:贪心没除。
弟子:心在动。
弟子:因为他行为不正。
弟子:就是我们人心里这个正念不够,就像木头它可能是弯曲的,它就会触到两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