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未仁。”
[疏]“子游曰:吾友张也为难能也,然而未仁”
○正义曰:此章论子张材德也。子游言吾同志之友子张,其容仪为难能及也,然而其德未仁。
曾子曰:“堂堂乎张也,难与并为仁矣。”郑曰:“言子张容仪盛,而于仁道薄也。”
[疏]“曾子曰:“堂堂乎张也,难与并为仁矣。”
○正义曰:此章亦论子张材德也。堂堂,容仪盛貌。曾子言子张容仪堂堂然盛,于仁道则薄,故难与并为仁矣。
曾子曰:“吾闻诸夫子:人未有自致者也,必也亲丧乎!”马曰:“言人虽未能自致尽于他事,至于亲丧,必自致尽。”
[疏]“曾子曰:吾闻诸夫子:人未有自致者也,必也亲丧乎!”
○正义曰:此章论人致诚之事也。诸,之也。曾子言:“我闻之夫子言,人虽未能自致尽其诚于他事,至于亲丧,必自致尽也。”
曾子曰:“吾闻诸夫子:孟庄子之孝也,其他可能也;其不改父之臣与父之政,是难能也。”马曰:“孟庄子,鲁大夫仲孙连也。谓在谅阴之中,父臣及父政虽有不善者,不忍改也。”
[疏]“曾子曰:吾闻诸夫子:孟庄子之孝也,其他可能也;其不改父之臣与父之政,是难能也”
○正义曰:此章论鲁大夫仲孙连之孝行也。言其他哭泣之哀,齐斩之情,饘粥之食,他人可能及之也。其在谅阴之中,父臣及父政虽有不善者,不忍改之也,是他人难能也。
孟氏使阳肤为士师,包曰:“阳肤,曾子弟子。士师,典狱之官。”问于曾子。曾子曰:“上失其道,民散久矣。如得其情,则哀矜而勿喜!”马曰:“民之离散为轻漂犯法,乃上之所为,非民之过,当哀矜之,勿自喜能得其情。”
[疏]“孟氏”至“勿喜”
○正义曰:此章论典狱之法也。“孟氏使阳肤为士师”者,阳肤,曾子弟子。士师,典狱之官。“问于曾子”者,问其师求典狱之法也。曾子曰:“上失其道,民散久矣。如得其情,则哀矜而勿喜”者,言上失为君之道,民人离散,为轻易漂掠,犯于刑法亦已久矣,乃上之失政所为,非民之过。女若求得其情,当哀矜之勿自喜也。
子贡曰:“纣之不善,不如是之甚也。是以君子恶居下流,天下之恶皆归焉。”孔曰:“纣为不善,以丧天下,后世憎甚之,皆以天下之恶归之于纣。”
[疏]“子贡曰:纣之不善,不如是之甚也。是以君子恶居下流,天下之恶皆归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