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外小说网

字:
关灯 护眼
番外小说网 > 高中文言文 > 信陵君窃符救赵司马迁(5/7)

信陵君窃符救赵司马迁(5/7)

他的骨气,他的坚贞,同后文相照应,表现他不以“小礼”回报恩义,而终能舍身相报的义勇精神。作者对于朱亥也是热情歌颂的。“公子怪之”一句,写出信陵君对朱亥的做法颇不理解,这里既表现出两人由于地位不同而形成隔阂,同时又以信陵君这样一位“仁而下士”的人来衬托朱亥的高尚品格。

 第三部分(第5段至篇末),叙述侯嬴献计及信陵君窃符救赵,表现信陵君急人之困的义勇精神。

 课文的前两部分是这部分的铺垫。从人物看,前两部分写信陵君“仁而下士”的品德,这部分写他“仁而下士”的品德所获取的成果;前两部分侧重写侯嬴的忠诚,这部分侧重写侯嬴的智慧;前两部分写朱亥的骨气,这部分写朱亥的义勇。侯嬴和朱亥在信陵君的事业中起了重要的作用,信陵君的“下士”是为国家长远打算的,而他所得到的“士”也能不负国家长远打算的。由此可以得出信陵君“下士”的规律:下士(为国求贤)得士士为国用。课文的前两部分和这第三部分正是在这一意义上紧密衔接的。

 作者写信陵君窃符救赵,说明信陵君深明“唇亡齿寒”救邻即是自救的道理。如他先“数请魏王,及宾客辩士说王万端”因为魏王“终不听”他才万不得已“往赴秦军,与赵俱死”最后采用了侯嬴的计策,也还是冒了极大的风险,承受欺君杀将的罪名,才夺得晋鄙的兵权,击退强秦的进攻,保卫了赵、魏的安全。没有急人之困的大无畏精神和远见卓识,是不能做到的。信陵君平生的大节在此(十年后还有抗秦保魏的行动),最值得肯定的也在此。

 在作者的笔下,侯生也写得栩栩如生。他的故作倨傲,他对公子的试探与窥伺(“欲以观公子”“微察公子”“视公子”),表现了他的机智。试探明白以后,才把自己的想法和做法端了出来,这里又表现了他的坦率与真诚。后来信陵君拟赴秦军,他起先是不表态(也是进行观察),等信陵君再次回来,他才缜密周详地替他划策,荐朱亥并助他成功,最后自己也以死相报,体现了“士为知己者死”的时代风尚。



赏析二

 曲折回环情思盎然──读《信陵君窃符救赵》 (张朴俊)

 有史公作传如生,爱客若君,真令读者慨慷悲歌不已;

 其门馆风流未谢,于今视昔,闻谁能拔抑塞磊落之才?

【1】【2】【3】【4】【5】【6】【7】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