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为皇帝定立妃后,有司上名,公女为首,公辞让,迫不得已然后受诏。父
之亲天
自然,
其荣贵甚于为
,皇后之尊侔于天
,当时之会千载希有,然而公惟国家之统,揖大福之恩,事事谦退,动而固辞。《书》曰“舜让于德不嗣,”公之谓矣。
公卿咸叹公德,同盛公勋,皆以周公为比,宜赐号安汉公,益封二县,公皆不受。传曰申包胥不受存楚之报,晏平仲不受辅齐之封,孔曰“能以礼让为国乎何有”,公之谓也。
及为侍中,故定陵侯淳于长有大逆罪,公不敢私,建白诛讨。周公诛、蔡,季
鸩叔牙,公之谓矣。
太后以视群公,群公方议其事,会吕宽事起。
此皆上世之所鲜,禹、稷之所难,而公包其终始,一以贯之,可谓备矣!是以三年之间,化行如神,嘉瑞叠累,岂非陛下知人之效,得贤之致哉!故非独君之受命也,臣之生亦不虚矣。是以伯禹锡玄圭,周公受郊祀,盖以达天之使,不敢擅天之功也。揆公德行,为天下纪;观公功勋,为万世基。基成而赏不,纪立而褒不副,诚非所以厚国家,顺天心也。
开门延士,下及白屋,娄省朝政,综众治,亲见牧守以下,考迹雅素,审知白黑。《诗》云“夙夜匪解,以事一人”,《易》曰“终日乾乾,夕惕若厉”,公之谓矣。
当此之时,官亡储主,董贤据重,加以傅氏有女之援,皆自知得罪天下,结仇中山,则必同忧,断金相翼,借假遗诏,频用赏诛,先除所惮,急引所附,遂诬往冤,更惩远属,事势张见,其不难矣!赖公方,即时退贤,及其党亲。当此之时,公远独见之明,奋亡前之威,盱衡厉
,振扬武怒,乘其未
,厌其未发,震起机动,敌人摧折,虽有贲、育不及持剌,虽有樗里不及回知,虽有鬼谷不及造次,是故董贤丧其魂魄,遂自绞杀。人不还踵,日不移晷,霍然四除,更为宁朝。非陛下莫引立公,非公莫克此祸。《诗》云“惟师尚父,时惟鹰扬,亮彼武王,”孔
曰“
则有功,”公之谓矣。
臣闻功亡原者赏不限,德亡首者褒不检。是故成王之于周公也,度百里之限,越九锡之检,开七百里之宇,兼商、奄之民,赐以附庸殷民六族,大路大旂,封父之繁弱,夏后之璜,祝宗卜史,备典策,官司彝
,白牡之牲,郊望之礼。王曰:“叔父,建尔元
。”
父俱延拜而受之。可谓不检亡原者矣。非特止此,六
皆封。《诗》曰:“亡言不雠,亡德不报。”报当知之,不如非报也。近观行事,
祖之约非刘氏不王,然而番君得王长沙,下诏称忠,定著于令,明有大信不拘于制也。
秋晋悼公用魏绛之策,诸夏服从。郑伯献乐,悼公于是以半赐之。绛
辞让,晋侯曰:“微
,寡人不能济河。夫赏,国之典,不可废也。
其受之。”魏绛于是有金石之乐,《
秋》善之,取其臣竭忠以辞功,君知臣以遂赏也。今陛下既知公有周公功德,不行成王之褒赏,遂听公之固辞,不顾《
秋》之明义,则民臣何称,万世何述?诚非所以为国也。臣愚以为宜恢公国,令如周公,建立公
,令如伯禽,所赐之品,亦皆如之。诸
之封,皆如六
。即群下较然输忠,黎庶昭然
德。臣诚输忠,民诚
德,则于王事何有?唯陛下
惟祖宗之重,敬畏上天之戒,仪形虞、周之盛,敕尽伯禽之赐,无遴周公之报,令天法有设,后世有祖,天下幸甚!
初,莽擅权,白太后:“前哀帝立,背恩义,自贵外家丁、傅,挠
国家,几危社稷。今帝以幼年复奉大宗,为成帝后,宜明一统之义,以戒前事,为后代法。”于是遣甄丰奉玺绶,即拜帝母卫姬为中山孝王后,赐帝舅卫宝、宝弟玄爵关内侯,皆留中山,不得至京师。莽
宇,非莽隔绝卫氏,恐帝长大后见怨。宇即私遣人与宝等通书,教令帝母上书求
。语在《卫后传》。莽不听。宇与师吴章及妇兄吕宽议其故,章以为莽不可谏,而好鬼神,可为变怪以惊惧之,章因推类说令归政于卫氏。宇即使宽夜持血酒莽第门,吏发觉之,莽执宇送狱,饮药死。宇妻焉怀
,系狱,须产
已,杀之。莽奏言:“宇为吕宽等所诖误,
言惑众,与
、蔡同罪,臣不敢隐,其诛。”甄邯等白太后下诏曰:“夫唐尧有丹朱,周文王有
、蔡,此皆上圣亡奈下愚
何,以其
不可移也。公居周公之位,辅成王之主,而行
、蔡之诛,不以亲亲害尊尊,朕甚嘉之。昔周公诛四国之后,大化乃成,至于刑错。公其专意翼国,期于致平。”莽因是诛灭卫氏,穷治吕宽之狱,连引郡国豪桀素非议已者,内及敬武公主、梁王立、红
侯立、平阿侯仁,使者迫守,皆自杀。死者以百数,海内震焉。大司
护军褒奏言:“安汉公遭
宇陷于
、蔡之辜,
受至重,为帝室故不敢顾私。惟宇遭罪,喟然愤发作书八篇,以戒
孙。宜班郡国,令学官以教授。”事下群公,请令天下吏能诵公戒者,以著官簿,比《孝经》。
,杂加卜筮,皆曰:“兆遇金王相,封遇父母得位,所谓‘康
’之占,‘逢吉’之符也。”信乡侯佟上言:“《
秋》,天
将娶于纪,则褒纪
称侯,安汉公国未称古制。事下有司,皆曰:“古者天
封后父百里,尊而不臣,以重宗庙,孝之至也。佟言应礼,可许。请以新野田二万五千六百顷益封莽,满百里。”莽谢曰:“臣莽
女诚不足以
至尊,复听众议,益封臣莽。伏自惟念,得托肺腑,获爵士,如使
女诚能奉称圣德,臣莽国邑足以共朝贡,不须复加益地之
。愿归所益。”太后许之。有司奏:“故事,聘皇后黄金二万斤,为钱二万万。”莽
辞让,受四千万,而以其三千三百万予十一媵家。群臣复言:“今皇后受骋,逾群妾亡几。”有诏,复益二千三百万,合为三千万。莽复以其千万分予九族贫者。
克自约,籴
逮给,
卬市,日阕亡储。又上书归孝哀皇帝所益封邑,
钱献田,殚尽旧业,为众倡始。于是小大乡和,承风从化,外则王公列侯,内则帷幄侍御,翕然同时,各竭所有,或
金钱,或献田亩,以振贫穷,收赡不足者。昔令尹
文朝不及夕,鲁公仪
不菇园葵,公之谓矣。
是以孝成皇帝命公大司,委以国统。孝哀即位,
昌侯董宏希指求
,造作二统,公手劾之,以定大纲。建白定陶太后不宜在乘舆幄坐,以明国
。《诗》曰“柔亦不茹,刚亦不吐,不侮鳏寡,不畏
圉”,公之谓矣。
比三世为三公,再奉送大行,秉冢宰职,填安国家,四海辐凑,靡不得所。《书》曰:“纳于大麓,列风雷雨不迷”,公之谓矣。
于是公乃白内故泗相丰、斄令邯,与大司徒光、车骑将军舜建定社稷,奉节东迎,皆以功德受封益土,为国名臣。《书》曰“知人则哲”,公之谓也。
是岁,莽奏起明堂、辟雍、灵台,为学者筑舍万区,作市、常满仓,制度甚盛。立《乐经》,益博士员,经各五人。征天下通一艺教授十一人以上,及有逸《礼》、古《书》、《诗》、《周官》、《尔雅》、天文、图谶、钟律、月令、兵法、《史篇》文字,通知其意者,皆诣公车。网罗天下异能之士,至者前后千数,皆令记说廷中,将令正乖廖,一异说云。群臣奏言:“昔周公奉继
之嗣,据上公之尊,然犹
执谦退,推诚让位。定陶太后
立僣号,惮彼面剌幄坐之义,佞惑之雄,朱博之畴,惩此长、宏手劾之事,上下一心,谗贼
,诡辟制度,遂成篡号,斥逐仁贤,诛残戚属,而公被胥、原之诉,远去就国,朝政崩坏,纲纪废驰,危亡之祸,不隧如发。《诗》云“人之云亡,
国殄顇,”公之谓矣。
皇帝褒赏元功,相国萧何邑
既倍,又蒙殊礼,奏事不名,
殿不趋,封其亲属十有余人。乐善无厌,班赏亡遴,苟有一策,即必爵之,是故公孙戎位在充郎,选繇旄
,一明樊哙,封二千
。孝文皇帝褒赏绛侯,益封万
,赐黄金五千斤。孝武皇帝恤录军功,裂三万
以封卫青,青
三人,或在襁褓,皆为通侯。孝宣皇帝显著霍光,增
命畴,封者三人,延及兄孙。夫绛侯即因汉藩之固,杖朱虚之鲠,依诸将之递,据相扶之势,其事虽丑,要不能遂。霍光即席常任之重,乘大胜之威,未尝遭时不行,陷假离朝,朝之执事,亡非同类,割断历久,统政旷世,虽曰有功,所因亦易,然犹有计策不审过征之累。及至青、戎,摽末之功,一言之劳,然犹皆蒙丘山之赏。课功绛、霍,造之与因也;比于青、戎,地之与天也。而公又有宰治之效,乃当上与伯禹、周公等盛齐隆,兼其褒赏,岂特与若云者同日而论哉?然曾不得蒙青等之厚,臣诚惑之!
太保舜等奏言:“《秋》列功德之义,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唯至德大贤然后能之。其在人臣,则生有大赏,终为宗臣,殷之伊尹,周之周公是也。”及民上书者八千余人,咸曰:“伊尹为阿衡,周公为太宰,周公享七
之封,有过上公之赏。宜如陈崇言。”章下有司,有司请“还前所益二县及黄邮聚、新野田,采伊尹、周公称号,加公为宰衡,位上公。掾史秩六百石。三公言事,称‘敢言之’。群吏毋得与公同名。
众期门二十人,羽林三十人,前后大车十乘。赐公太夫人号曰功显君,
邑二千
,黄金印赤韨。封公
男二人,安为褒新侯,临为赏都侯。加后聘三千七百万,合为一万万,以明大礼”太后临前殿,亲封拜。安汉公拜前,二
拜后,如周公故事。莽稽首辞让,
奏封事,愿独受母号,还安、临印韨及号位
邑。事下太师光等,皆曰:“赏未足以直功,谦约退让,公之常节,终不可听。”莽求见固让。太后下诏曰:“公每见,叩
涕固辞,今移病,固当听其让,令视事邪?将当遂行其赏,遣归就第也?”光等曰:“安、临亲受印韨,策号通天,其义昭昭。黄邮、召陵、新野之田为
尤多,皆止于公,公
自损以成国化,宜可听许。治平之化当以时成,宰衡之官不可世及。纳征钱,乃以尊皇后,非为公也。功显君
,止
不传。褒新、赏都两国合三千
,甚少矣。忠臣之节,亦宜自屈,而信主上之义。宜遣大司徙、大司空持节承制,诏公亟
视事。诏尚书勿复受公之让奏。”奏可。
四年,郊祀
祖以
天,宗祀孝文皇帝以
上帝。四月丁未,莽女立为皇后,大赦天下。遣大司徒司直陈崇等八人分行天下,览观风俗。
莽乃起视事,上书言:“臣以元寿二年六月戊午仓卒之夜,以新都侯引未央
;瘐申拜为大司
,充三公位;元始元年正月丙辰拜为太傅,赐号安汉公,备四辅官;今年四月甲
复拜为宰衡,位上公。臣莽伏自惟,爵为新都侯,号为安汉公,官为宰衡、太傅、大司
,爵贵、号尊、官重,一
蒙大
者五,诚非鄙臣所能堪。据元始三年,天下岁已复,官属宜皆置。《穀梁传》曰:‘天
之宰,通于四海。’臣愚以为,宰衡官以正百僚平海内为职,而无印信,名实不副。臣莽无兼官之材,今圣朝既过误而用之,臣请御史刻宰衡印章曰‘宰衡太傅大司
印’,成,授臣莽,上太傅与大司
之印。”太后诏曰:“可。韨如相国,朕亲临授焉。”莽乃复以所益纳征钱千万,遗与长乐长御奉共养者。太保舜奏言:“天下闻公不受
乘之土,辞万金之币,散财施予千万数,莫不乡化。蜀郡男
路建等辍讼惭怍而退,虽文王却虞、芮何以加!宜报告天下。”奏可。宰衡
,从大车前后各十乘,直事尚书郎、待御史、谒者、中黄门、期门羽林。宰衡常持节,所止,谒者代持之。宰衡掾史秩六百石,三公称“敢言之”
窃见安汉公自初束脩,值世俗隆奢丽之时,蒙两厚骨
之
,被诸父赫赫之光,财饶势足,亡所牾意,然而折节行仁,克心履礼,拂世矫俗,确然特立;恶衣恶
,陋车驽
,妃匹无二,闺门之内,孝友之德,众莫不闻;清静乐
,温良下士,惠于故旧,笃于师友。孔
曰:“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公之谓矣。
陈崇时为大司徒司直,与张敞孙竦相善。竦者博通士,为崇草奏,称莽功德,崇奏之,曰:
自公受策,以至于今,亹亹翼翼,日新其德,增修雅素以命下国,逡俭隆约以矫世俗,割财损家以帅群下,弥躬执乎以逮公卿,教尊学以隆国化。僮
衣布,
不秣谷,
饮之用,不过凡庶。《诗》云“温温恭人,如集于木”,孔
曰:
无求饱,居无求安,”公之谓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