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给我统率军队指挥作战的重任。我为国出战献身,连续经历了二十四年,我冒着生命危险,置身患难之境,哪曾避开风霜之苦。才能身披三公的礼服,吃珍贵的食品,当年何等富贵,身世和家族何等荣耀。一朝又高举战旗,手持战鼓,转而舆你们相对抗,遣是什么原因呢?实在是因为畏惧危险,恐怕遭到祸害,不愿意为不义的事白白死去,使自己性命和名声同被消灭的缘故罢了。为什么这样说呢?去年年底,你父亲生病,神灵不保佑好人,祈祷无用,病情没有好转。因此就让被宠幸的小人独揽权势,宫廷的宦官任意耍弄诡计,使得上下互相猜疑,心腹各生异心。我的妻子儿女在家裹,无事被围困,段康之谋,不知是什么原由,卢潜入军中,也不知道是什么缘故。我小心翼翼,经常胆战心惊,非常恐惧,深感惭愧,怎么能不生疑呢。等到军队回到长社,我希望陈述详情,书信尚未到达,剿减我的军队已经来临。后来两军对阵,距离很近,我曾多次用箭飞递奏章,说明我的情况,可是你们依仗自己力量大,全然不顾,对我发动攻击,一心想屠杀消灭我们。你们构筑围坝堵水,衹剩下三板就要淹没我的城墙,观察形势,我的性命危在旦夕,我们不忍心等死,祇好在城下拼死一战。禽兽都厌恶死亡,人就是希望活命,交出土地,自身沦为囚犯,人们不乐意这样做的。衹是你的父亲往E1与我交往,我和他并肩共同辅佐帝室,虽然权力地位稍有差别,待遇略有不同,但丞相与司徒,关系如同兄弟。福禄和官爵是上天赐予的荣耀,立有功劳后才可接受,我的爵位与你父王根本不相干,想要求我像豫让那样吞炭来报答你父亲的恩德,那是多么荒谬啊!然而偷窃别人的财物,尚且称他为盗贼,离开了王室的封爵去收俸禄,这是不可取的。今天魏虽然衰微,但是天命并没有更改,却要别人到你们私人府第去祈求施恩,这话怎能说出口。
你信中说“你不能东进占有函谷,却被别人控制”好像教导我尊崇曾经打败王师的郑国的祭仲,赞美鲁国扩展势力的季氏。没有国君的国家,在礼法上从来没有听说过,行动违背礼法,怎么能作为法则。我认为分给资财为别人养活幼子,舍弃住宅为别人存活孤儿,事情一定会有好的结果,谁说交情不终。你又说我“力量不能使自己强大,像堆叠起来的蛋,极易倾倒破碎,非常危险”然而殷纣王有亿万人,可是最终却向有十个能臣的周武王投降;桀作战经常胜利,可是最终没有好结果。颖川之战,就是应当吸取的鉴戒。鼎的大小是由人决定的,要王天下,不在于有没有鼎,而在于有没有德政。如果能坚守忠信,即使弱小,也必定会变得强大。深切的忧虑可以导致英明君主的出现。身处危境,多么痛苦。何况今天梁国世道和平兴盛,以礼招抚接待投附的人,让我担任统兵的将领,分给我好爵位。我正想使五岳成为皇家的园林,使四海成为护城河,扫尽夷族的污秽,拯救天下的百姓,向东束缚管制瓯越,向西直通妍、陇。梁国有骁勇强悍的吴、楚士卒,吴地的精良武器,冀地的良好战马,披甲将士就有千群,拉弓士兵就有十万。加上我们的部队,义勇将士众多如林,为义奋勇向前,灭敌振威,同时进发,大军一到,摧枯拉朽,敌人就像凝冻的霜露很快融化,像秋天的蒂芥自然枯死。像这样的力量还说弱,那谁算得上强!
你又诬蠛我三心二意,受到两国猜疑。你考虑事物人情,怎么竟糊涂到这种程度。以前陈平背离楚王,归附汉王,汉王就一统天下;百里奚出亡虞国,进入秦国,就使秦国称霸天下。昏庸或是聪明在于国君,任用或是舍弃在于时势,遵循礼法行事,神灵就将会庇护。
你信上称说兵马精良,在约定的时曰将一齐出动,在规定的日子裹要消灭我们。我认为寒风霜露,是在同一节气出现,时令气候是相同的,秋风扬起尘埃,哪会影响我的志向。你衹知道北方人以力相争,不懂得西、南联合破敌的战略,如果你想由着性子一意孤行,那么你就无法察觉陷坑就在你的身边。至于说我脱离险境,回归了正统,把祸患转变为福庆,已经逃脱了罗网,你们嗤笑我愚笨迷惑,我也笑你们昏昧糊涂。今天我们已经联合两国,高举战旗,向北征讨,像熊虎一样勇猛的将士一齐奋力,要克复中原,荆、襄、广、颖已经归属关右,项城、悬瓠也归附南朝,这是我自己进取而得,哪用得着你恩赐。但是,权谋变化有很多办法,转危为安有许多途径。我为你谋划,你不如割地议和,像鼎足三分天下,燕、卫、晋、赵归你,足够供你享受,齐、曹、宋、鲁全归大梁,让我能为南朝尽力,督促勉励舆北朝亲近友好,互赠礼品,交相往来,不动兵车,停息战争。我为当代立下功勋,你长久保有祖先的基业,各自守住自己的疆界,听凭你一年四季安享清福,百姓得到安宁,士农工商都安居乐业。逭与把农夫驱赶到战场上去作战,对抗三个方面强大的敌人,即使首足避开了攻击,心腹又受到威胁比起来,那究竟哪样好呢?纵然让姜太公来做将领,也不可能获得生机,就是交给高明的人,他也无法取胜。
我重温你的来信说,我的妻子儿女全被你关押在监狱裹。你是想拿逭来要挟我,希望我因此也许可以返回。这是因为你对人猜疑,心地狭窄,不识大体。为什么这样说呢?以前王陵归附汉王,他的母亲还在楚,他义无反顾;汉高祖的父亲太上皇被楚霸王囚禁,楚玺王要烹他,莲直担却向楚灵王乞求一杯羹,照样与楚王周旋。对待父母尚且如此,对待妻子儿女更不值得介意。假如说杀掉我的妻子儿女有好处,我想要你停手不可能,杀掉他们对我没有什么损害,祇是白白地杀戮罢了。我妻子家小的死活完全由你处置,舆我有什么相干。
遵道所传言的,倒也并非虚妄,衹是他被关押,恐怕讲的不够详细,所以重新陈述,再次表达我殷勤的心意。希望你早做良好的打算,及时赐给我回信,告诉我你的心意。以前我与你父亲,共事如同兄弟,后来爱进谗言的奸诈小人离间我们,使我们翻脸成为仇敌。当我抚摸弓弦手握箭时,不觉感到伤心;我裁下裂帛给你写回信时,心情激动不已,不知怎样陈述才好。
十二月,侯景率军围攻谯城,没有攻下,便退兵攻打城父,攻克了它。侯景又派遣他的行台左丞王伟、左民郎中王则到高祖那裹献策,主张选一个元氏子弟立为魏主,用北伐帮助他登位。高祖同意了这个计划。下诏派遣太子舍人元贞为咸阳王,待机渡江,渡江后答应他即位称帝,供给他帝王的车驾。
齐文襄帝派遣慕容绍宗追击侯景,侯景退入涡阳。这时,侯景尚有数千匹马,士兵数万人,车万余辆,与慕容绍宗在涡阳北相持。侯景粮食吃尽,士兵都是江北人,不乐意南渡,他的部将暴显等各自率领部下向慕容绍宗投降。侯景见军队溃散,便与心腹数骑从峡石渡过淮水,逐渐收集散兵,得马步兵八百人,逃奔寿春,监州韦黯接纳了他。侯景在寿春派人向高祖上表启奏,请求贬削他的官职,高祖对他优厚,下韶不同意他降职的请求,仍任命他为豫州牧,本来的官职不变动。
侯景占据寿春后,就怀有反叛之心,凡是寿春属城的居民,全都招募为军士,擅自停止征收赋税和田租,百姓的子女全都配给了军中的将士。还向高祖上表启奏请求供给锦缎万匹,用以制作军人战袍。领军朱异认为,御府锦署衹供朝廷颁赏近处有功的人,不能供给边城做戎服,请求允许拿青布供给他。侯景得到布,全用来制作袍衫,因此崇尚青色。又认为行台供给的兵器,多不精良,又请求赐给东冶的锻工,想重新营造,高祖下令都给他。侯景自涡阳败后,多次要求朝廷资给,朝廷宽宏,未曾拒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