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协办升大学士容易,而尚书升协办较难,理很简单:大学士缺多,协办缺少。通常在尚书这个阶段,回翔盘旋,总须十年八年之久,到得调任吏
尚书,方取得升协办大学士的资格。杜受田于
光二十四年由
侍郎升左都,同年十二月升工
尚书,其间因故"夺俸二年",不计年资;至咸丰元年五月升协办,实际年资不足五年,且由刑尚晋升,皆非寻常。
照正常的升迁程序,就算一帆风顺,毫无顿挫,自检讨至庶,至少要越过了从六品赞善、正六品中允、从五品洗
三个阶段。而这三个阶段,起码要十年的工夫。
京官一到五品,便有"京堂"资格。"堂"者"堂官",现在的说法便是"首长"。京中各
院的官员,通归为两类:一类是"堂官",包括正副首长在内,如各
满汉尚书、左右侍郎共六人,即称为"满汉六堂";以下郎中、员外、主事等,通称为"司官",因六
皆分司之故。
赞善、中允都是六品,正合编检升任,因此编检翰林院,而仍任清秘之职,称为"开坊"。当翰林"留馆"、"开坊"是两大关;但开坊以后,升至从五品的詹事府司经局洗
,又是一大关,因为洗
应升的官职为五品左右庶
、通政使参议、光禄寺少卿等,照吏
的则例,竞争者极多,而洗
往往落空,故有"一洗凡
万古空"之号。而翰林一当到庶
,则
路甚宽,熬到这一地步,亦有一句成语形容,名为"九转丹成"。转者,吏
授官"六班"中的"转班"之"转"。翰林开坊,由右转左,升一级再由右转左,如此转来转去,转够了年资,自然脱颖而
,故名为"九转丹成"。
杜受田是山东滨州人,其时因洪杨之,迎养老父,住在京师,所以杜受田灵柩须移京治丧。过去遇有此
情况,都是在城外找寺院停灵开吊,从无灵柩
京城之例。至于谥文正,上谕谓援嘉庆年间大学士朱珪之例——朱珪亦为帝师,当和珅用事时,仁宗亦颇受威胁,朱珪多方卫护,情事与杜受田相类。但经朱、杜二人创下例
,以后凡为帝师,皆有谥文正的可能。李鸿藻以为同治启蒙,得谥文正,犹有可说;至孙家鼐亦谥文正,则末世名
必滥,不足为贵。
又不久,正式补为
翰林为清贵之职,如果始终为文学侍从之臣,则自庶吉士"留馆",二甲授职编修,三甲授职检讨,至正二品的内阁学士,内转侍郎,外放巡抚,可决其必将大用。但在翰林院的官职上,除状元特授"修撰"为正六品以外,编检皆为七品,再上面便是从四品的"侍读"、"侍讲",七品何能一升便到四品?是故编检至相当年资,一定要翰林院,其
路有三:一是外放知府;二是转"科
"成为言官;三仍是翰林,但必须转至詹事府。
首先,以检讨放学政,便是异数。学政为"差使",三年差满,回京复命,应该仍回本职。杜翰光二十九年放湖北学政,当咸丰二年七月丁忧,亦正是差满之时。但丁忧守制,照例二十七个月方为"服阕",而杜翰只守了一年的制,是由于其时匪氛方炽,以"墨绖从军"之例,如曾国藩便依此例"夺情",奉旨领团练赴湘北剿贼。杜翰于咸丰三年十一月补右
坊右庶
,这是早在杜受田病殁时,恩诏中便许下的诺言。自从七品的翰林院检讨,一跃而为正五品詹事府的庶
,不止连升三级,是连升五级。
当杜受田病殁时,杜翮年近九旬,犹住京邸,文宗为这位"太老师"设想,亦无微不至。当时杜受田长杜翰,方任湖北学政;应该由在京的次
杜堮至清江浦迎灵,顾念杜堮须在京侍奉祖父,特命杜翰扶柩回京。对杜堮则赏加礼
尚书衔,以为
藉;其后更赏
全俸。杜受田的三个孙
,均钦赐举人,准予一
会试。杜翰在
光二十九年以检讨放湖北学政,本是宣宗对杜受田的酬庸;及至丁忧服阕、补官升官的经历,在有清一朝,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京堂"虽可作"京官中的堂官"解释,但仅限于三品至五品,亦即"六九卿"的"九卿",如大理寺、太常寺、太仆寺、光禄寺、鸿胪寺、通政使、詹事府、国
监等衙门的堂官。至于二品、三品的京官,又特成一个阶级,称为"卿贰","卿"是指大理寺正卿等三品京堂,"贰"是侍郎。位至卿贰,即意味着即将
政治上的领导阶层了。
杜翰只当了一个月的右坊右庶
,官符如火,又升迁了,而且这一升比由检讨升右庶
更为惊人——一跃而为卿贰,是升为内阁学士兼礼
侍郎衔,同时被派了三个差使:一是"办理巡防事宜";二是"稽察中书科事务";三是"文渊阁直阁"。第三个差使,使他成为内阁的实际负责人,因为协办大学士必在
,或在军机,不到内阁;大学士多在家颐养,无事不到内阁;内阁日常事务,多由"直阁"的内阁学士
理。
詹事府为东官属,清朝自康熙以后,既不立储,詹事府便成赘疣;而所以保存者,即是为了翰林升迁必须有此人事上的渠
之故。
咸丰二年四月,杜受田奉命偕恭王的老丈人、福州将军桂良理江苏、山东
灾以后的河工、漕运等事宜,殁于清江浦,文宗震悼,朱批遗疏云:"忆昔在书斋,日承清诲,铭切五中。自前岁懔承大宝,方冀赞让帷幄,谠论常闻;讵料永无晤对之期。十七年情怀,付于逝
。呜呼,卿之不幸实朕之不幸也!"遣词用字,别
情。至于恤典之优隆,远轶常规。以协办照大学士例赐恤,自不足为奇;
祀贤良祠,亦不算例外;赠太师、谥文正,则非同等闲。更有一事,在汉大臣可谓异数,即灵柩准
京城治丧。
詹事府下设左右坊,其职属有左右赞善,再上左右中允,再上左右庶
,庶
之上,便是詹事府的"堂官",称为正詹事、少詹事,简称正詹、少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