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紧!”皇帝抓住她的手,轻轻拍她的手背“你说什么我都不恼你。”
“那我就斗胆说了,请万岁爷快回京,别让老太后惦念。”
这顶帽子太大了,皇帝无话可答,而心中仍旧想到蓟州。沉吟了一会问道:“你怎么知道太后会惦念?”
“天下父母心,无分贵贱,都是一样的。尤其万岁爷一身系天下安危,老太后更不能不惦念。”蕙娘柔声央求“听我的劝,万岁爷回京吧!”
皇帝不忍拂她的意,终于允诺,在张家湾再往两天,便即回京——所以要逗留两天,是因为皇帝决定带蕙娘一起进京,在两天之中得要替她在京里找好房子。
于是即时传唤朱宁到彻前“蓟州不去了!”皇帝说“后天回京。”
“喳!”朱宁已在窗外都偷听到了,尽知始末,但此时仍旧答得很响亮。
“她,”皇帝指着蕙娘说“不愿住廊下家,你替她好好找一所宅子。”
“喳!”
“两天之内就得办好。”
两天的限期是急促了些,不过朱宁对于皇帝的吩咐,从来不说办不到,所以还是硬着头皮答应下来。
“朱都督!”蕙娘插嘴喊了一声。
朱宁已知道这“都督”的由来,却不能不装得错愕地问:“蕙娘,你叫谁?”
“你啊!”蕙娘转脸向皇帝笑道:“请万岁爷当面交代吧!”
“蕙娘保你当都督。”皇帝说道:“你就接掌锦衣卫好了”
朱宁大喜。接掌锦衣卫是他梦寐以求而苦于不能到手的希望,不想无意间得之,立即磕头谢恩。
“你也谢谢蕙娘!”皇帝说。
“是!”朱宁作了个揖:“多谢蕙娘。”
“不敢当,不敢当!”蕙娘转身相避“恩出自上,于我何干?”
“话虽如此,到底是看你的面子。”皇帝接下来又问蕙娘“应该给你一个封号,也让大家好称呼。”
“谢万岁爷的天恩。”蕙娘答说“只恐于礼不合。”
“管什么礼不礼?我封你一品夫人。”皇帝转脸问朱宁:“夫人上面应该有两个字的称号,单叫夫人很拗口。”
“是!”“那么,你倒想想。”
“蕙字就很好。”朱宁建议“再有一个字,请蕙娘自己想。”
“对!你自己起个名字。”
“必得御口亲封才贵重。”
“好!”皇帝看着瓶花说道:“就叫蕙华夫人吧!”
“蕙华夫人!”朱宁接口便说:“请谢恩。”
说着,取了一条红毡铺在皇帝面前,蕙娘盈盈下拜,很郑重地接受了封号。
由此而始,皇帝建立了他的第一个“外室”这一意外的机缘,触发了他的憧憬,也就是勾起了他的家室之想——有皇后、有嫔妃、有数不尽可充下陈的如花美眷,然而那不是皇帝所希望的家室。
“皇后的性情、模样儿,都很不错,可就是亲近不起来!”皇帝向蕙娘诉苦“每次见面,那一套礼节先就叫人受不了;脸上亦总是一本正经,虽非拒人于千里之外,却叫人气馁。你想,男女居室,还不能想做什么就做什么,想说什么就说什么,那不是受罪?有时候,神气缓和一点儿,可是,只要我摸一摸她的脸,拉一拉她的手,立刻就会教她怕得不得了,前后左右张望,倒像寝宫周围有多少双眼睛在暗中监视似的,害得我亦浑身不自在,只好逃走!”
蕙娘“卟哧”一声,忍俊不住,索性“格格”地大笑“皇帝从皇后寝宫中逃走!”她说“从来都没有听说过的事!”
“光说‘逃走’还不能形容,实在是狼狈而逃。这话说起来没有人信,所以我亦是有苦难言。”
“真是,‘家家有本难念的经’,皇上家也不例外。”
“就是这话啰!”皇帝微偏着脸,向半空中望,眼中流露出向往着什么的神色“我常在想,民间夫妇恩爱,琴瑟相调,不知是怎么样一种有趣味的境界?以后,我也要尝尝。”
蕙娘默听半晌,自语似的说:“只怕不能。”
“为什么?”
“皇上到底是皇上上!”
“嗐!”皇帝着急地说“连你这么聪明通达的人,怎会放不开?你要把它忘记掉!”他重重地加一句:“一定得忘掉我是皇帝!”
“办不到的!一开口就叫‘万岁爷’,等于自己时时刻刻在提醒,别忘了万岁爷的身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