绮”:就穿着好的衣服,非常华丽,贪著这些衣服。
“戏论”专说那些笑话、一些无边的事情。“诤讼”互相争斗,要不就告状、打官司。“递相谤嫉”互相诽谤。“三毒转强”三毒越来越重,贪嗔痴越来越重。“烦恼增长,沉沦苦海,知而故犯,无解脱时,”所以说知而故犯,没有解脱时。
“千佛出世,不见不闻。以是因缘,地狱罪毕,受恶龙身。为盗佛衣食,破戒嗔垢,所得恶果。”犯盗,盗佛衣食。
“如《盲龙经》说:即知解义,不救业苦。汝宜依诫,如说修行,随病对治,随分解脱”就是像《盲龙经》说的,受恶龙身,最后得恶苦,还得下地狱。是先下地狱,再受恶龙身,因为是盗佛衣食。穿佛的袈裟,你不好好修行,还贪恋这个钱财、财色,最后肯定下地狱。有的人打着佛的招牌搞一些经忏、敛取钱财、骗人…最后的结果不用说,肯定下地狱,下完地狱受恶龙身。我们知道解义,应该“即知解义”
“汝宜依诫如说修行。随病对治随分解脱。”你只要对治一分,你就解脱一分。在你对治毛病的时候,你只要能对治的时候,就是解脱的时候。什么是解脱?你只要是能把这个问题克服了,马上就解脱。解脱,不是说你对治了以后另外再有个解脱,在对治的同时,解脱就在其中。
“不可口言而得清净”那个解脱不是语言所能描述的,不是说说就能得到清净。“三毒五结,何者偏重,先治重者,轻即自瘥。”先治重的,轻的自己慢慢就对治了。
“披戒定铠”就是以戒律和定为铠。铠就是古人穿的那个盔甲,有防御能力,别人砍不进去,打不动你,不能伤你生命。我们以什么为铠呢?就得以戒律和定为铠。“摧心魔贼”用这个戒定铠,摧心魔贼,这个都是心魔所起来的。
【诫】一切苦因果,财色为本。一切乐因果,戒定为本。然此因果,悉在众生心微尘中。何故不禁余过,先诫财色?大乘经云:八万四千障道罪业,悉因财色以为根本。何以故?十方众生,无始已来,为财相杀者,过微尘数。为色相杀者,数复过是。道俗二流,为于财色,今现有一百二十六大地狱中,受千万种苦。经无量劫,始入畜生饿鬼。缁素二人,同为财色之所伤害。初持后犯,能免者稀。若有断者,名菩萨行,名真持戒,名为贤士,名佛弟子。
“一切苦因果,财色为本。一切乐因果,戒定为本。”这苦因果是财色为本,一切乐因果戒定为本。这句话挺好,大家应该记下来,随时要提醒自己。如果你贪了财色,好像是起了一种欢乐,但是你终得知道是苦因果,将来受苦无穷无尽。实际上,你只要得到财的时候,你那个乐已经失去了。你接受那个五欲之乐,实际上是一种苦,因为你不太清楚,烦恼已经起来了,你不知道。所以这个是很危险的,它非常微细。
过去我在本溪茅蓬的时候,有个比丘尼去依止,结夏安居时,她要依止。临走之前就要供养钱,拿一把钱就来供养。起先我看她还挺像个修道人样,看到出家人都挺清净的。她这一供养钱的时候,当时就起了一种特别的反感,觉得这人特别不清净。手里拿的不是钱,什么东西?比屎尿还埋汰的那个东西,就举着那个东西,当时就给我…当时就是没好意思把她撵出去,我比划了一下,因为止语,不收钱。她说:“我这是给居士的。”我比划说:居士也不要。她就放炕上了,我就比划:你赶紧给拿走!因为她当时在场,我不好意思拿水去涮那个炕,我觉得炕都让她弄埋汰了。
本来心情还行,还有点自在,后来这心情被弄得特别烦恼。这一打坐,坐也坐不住了,这脑袋就开始疼,就恶心,就要吐,从来没有过的事。我说:没有过这病啊,什么时候也没有过这病。就光要吐、头疼,整整一宿。到第二天,我说:坏了,这修道出魔障了,这个东西太厉害了,这下把我弄得直恶心要吐,都污染到这么个程度,就像毒药似的。我们大家心里没有达到这种清净程度的时候,你感觉不出来。
后来什么时候好了呢?上厕所。屎尿那种气味突然钻到鼻子里去了,当时心里这一下就豁然开朗了,哎呀!一下子就开了。我看这屎尿都比它干净多了,这才把这个病治好了,当时这烦恼、恶心全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