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景三年,吴楚七国反,吴使者至淮南,淮南王发兵应之。其相曰:“大王必
发兵应吴,臣原为将。”王乃属相兵。淮南相已将兵,因城守,不听王而为汉;汉亦使曲城侯【集解】:徐广曰:“曲城侯姓蟲名捷,其父名逢,
祖功臣。”将兵救淮南:淮南以故得完。吴使者至庐江,庐江王弗应,而往来使越。吴使者至衡山,衡山王
守无二心。孝景四年,吴楚已破,衡山王朝,上以为贞信,乃劳苦之曰:“南方卑
。”徙衡山王王济北,所以襃之。及薨,遂赐谥为贞王。庐江王边越,数使使相
,故徙为衡山王,王江北。淮南王如故。
尽诛所与谋者。于是乃遣淮南王,载以辎车,令县以次传。是时袁盎谏上曰:“上素骄淮南王,弗为置严傅相,以故至此。且淮南王为人刚,今暴摧折之。臣恐卒逢雾病死。陛下为有杀弟之名,柰何!”上曰:“吾特苦之耳,今复之。”县传淮南王者皆不敢发车封。【集解】:汉书音义曰:“槛车有槛封也。”淮南王乃谓侍者曰:“谁谓乃公勇者?【索隐】:乃,汝也。汝公,淮南王自谓也。吾安能勇!吾以骄故不闻吾过至此。人生一世间,安能邑邑如此!”乃不
死。至雍,【正义】:今岐州雍县也。雍令发封,以死闻。上哭甚悲,谓袁盎曰:“吾不听公言,卒亡淮南王。”盎曰:“不可柰何,原陛下自宽。”上曰:“为之柰何?”盎曰:“独斩丞相、御史以谢天下乃可。”【索隐】:案:刘氏云“袁盎此言亦大过也”上即令丞相、御史逮考诸县传送淮南王不发封餽侍者,皆弃市。乃以列侯葬淮南王于雍,守冢三十
。
制曰:“朕不忍致法于王,其赦长死罪,废勿王。”
孝文十二年,民有作歌歌淮南厉王曰:“一尺布,尚可;一斗粟,尚可舂。兄弟二人不能相容。”【集解】:汉书音义曰:“尺布斗粟犹尚不弃,况于兄弟而更相逐乎。”瓚曰:“一尺布尚可
而共衣,一斗粟尚可舂而共
也,况以天下之广而不能相容。”上闻之,乃叹曰:“尧舜放逐骨
,【正义】:帝系云尧,黄帝之后;舜,颛顼之后。四凶之内,有承黄帝、颛顼者,而尧舜窜之,故放逐骨
耳。四凶者,共工、三苗、伯鲧及驩兜,皆尧舜之同姓,故云骨
也。周公杀
蔡,天下称圣。何者?不以私害公。天下岂以我为贪淮南王地邪?”乃徙城
王王淮南故地,【集解】:徐广曰:“景王章之
。”而追尊谥淮南王为厉王,正义谥法云:“暴慢无亲曰厉。”置园复如诸侯仪。
制曰:“计长给
日五斤,酒二斗。令故
人才人得幸者十人从居。他可。”【索隐】:
:谓他事可其制也。
孝文十六年,徙淮南王喜【索隐】:故城景王之
也。复故城
。上怜淮南厉王废法不轨,自使失国蚤死,乃立其三
:阜陵侯安为淮南王,安
侯
为衡山王,
周侯赐为庐江王,皆复得厉王时地,参分之。东城侯良前薨,无后也。
三人议,皆曰‘长不奉法度,不听天诏,乃
聚徒党及谋反者,厚养亡命,
以有为’。臣等议论如法。”
淮南王有女陵,慧,有辩。王
陵,常多予金钱,为中诇【集解】:徐广曰:“诇,伺候采察之名也。音空政反。安平侯鄂千秋玄孙伯与淮南王女陵通而中绝,又遗淮南王书称臣尽力,故弃市。”【索隐】:邓展曰:“诇,捕也。”徐广曰:“伺候探察之名。”孟康曰:“诇音侦。西方人以反间为侦。”刘氏及包恺并音丑政反。服虔云:“侦,候也。”长安,约结
孝文八年,上怜淮南王,淮南王有四人,皆七八岁,乃封
安为阜陵侯,
为安
侯,
赐为
周侯,
良为东成侯。
淮南王安为人好读书鼓琴,不喜弋猎狗驰骋,亦
以行
德拊循百姓,
誉天下。时时怨望厉王死,时
畔逆,未有因也。及建元二年,淮南王
朝。素善武安侯,武安侯时为太尉,乃逆王霸上,与王语曰:“方今上无太
,大王亲
皇帝孙,【正义】:汉书云:“武帝以安属为诸父。”行仁义,天下莫不闻。即
车一日晏驾,非大王当谁立者!”淮南王大喜,厚遗武安侯金财
。
结宾客,【索隐】:淮南要略云安养士数千,
才者八人,苏非、李尚、左吴、陈由、伍被、
周、雷被、晋昌,号曰“八公”也。拊循百姓,为畔逆事。建元六年,彗星见,淮南王心怪之。或说王曰:“先吴军起时,彗星
长数尺,然尚
血千里。今彗星长竟天,天下兵当大起。”王心以为上无太
,天下有变,诸侯并争,愈益治
械攻战
,积金钱赂遗郡国诸侯游士奇材。诸辨士为方略者,妄作妖言,谄谀王,王喜,多赐金钱,而谋反滋甚。
“臣仓等昧死言:长有大死罪,陛下不忍致法,幸赦,废勿王。臣请蜀郡严
邛邮,【集解】:徐广曰:“严
有邛僰九折阪,又有邮置。”骃案:张晏曰“严
,蜀郡县”【索隐】:
:严
,蜀郡之县也。县有蛮夷曰
。严
有邛莱山,有邮置,故曰“严
邛邮”也。遣其
母从居,【索隐】:案:乐产云“妾媵之有
者从去也”县为筑盖家室,皆廪
给薪菜盐豉炊
席蓐。臣等昧死请,请布告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