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疏]注“千岁之青<冉页>”○解云:以时事知之也。○注“易曰”至“著
也”○解云:此皆《上系辞》文也。今《易》本善作“大”字为异。彼注云“凡天下之善恶,及没没之众事,皆成定之”言其广大无不包也。○注“经不言
”至“微辞也”○解云:弓绣质,
青纯”然则此等皆丧之,而经言大弓,特不言
者,正以《礼
》、《郊特牲》陈币之时,云
为前列先知也,以其先知,故得从宝省文。然则
非珠玉而得从宝省文者,以其能定吉凶,可以世世保而用之,故注云“谓之宝者,世世保用之辞”云此皆鲁始封之锡者,《左传》定四年
有其文也。云不言取而言窃者,正名也者,正所以不言盗取而言窃者,盗是卑贱之称,是以不得言取也。窃者,是其正名,是以即引《家语》以证之。定公从季孙假
,孔
曰“君之于臣有取无假,而君臣之义立”者,《家语》文。云无以合信天
,
质诸侯,当绝之者
[疏]注“言大者,力千斤”○解云:千斤之文,何氏有所见。《家语》云:“三十斤为钧,四钧谓之石。”然则千斤之弓,其力八石三斗有馀,故《左传》云:“可以威不轨,戒不虞也”
其顺,是以不得特指之。
[疏]“至乎日若时”○解云:谓至于某日如约之时也。以此言之,则知上文云某月某日,宜亦言其时,但传家省去之,至此乃言若时,以刻日也。○“临南”至“之”○解云:姊妹之
谓之
,盖是虎之外生也。或云从其家
而仕于公,亦不妨,下季氏云世世有
是矣。
弓绣质,(质,拊也。言大者,力千斤。○拊,芳甫反,又方千反。)
[疏]注“实卫之”○解云:谓守卫季孙,不令走。
于其乘焉,季孙谓临南曰:“以季氏之世世有,(言我季氏累世有女以为臣。○其乘,绳证反,下皆同。女,音汝。)
孟氏与叔孙氏迭而之,我而锓其板,(以瓜刻其馈敛板。○迭,大结反,注同。
之,音嗣,下注“迭
”同。我而,五多反,下同。锓,本又作“钅荨
吡反,又且审反,以瓜刻馈敛板也;本或作“钅殳”误。)
诸之从者,车数十乘,至于孟衢,(孟氏衢四达,可以横去。○数,所主反。)
[疏]注“衢四”至“横去”○解云:即《释》“四达谓之衢”李巡云“四达各有所至曰”衢孙氏曰“
通四
”是也。
弑不成,却反舍于郊,皆说然息。(说,解舍。然,犹如。○杀不,音试,下同,莘矗去略反,本又作“却”说然,本又作“税”始锐反,又他会反,注同。说,解舍也。然,犹如也。)
或曰:“弑千乘之主,(时季氏邑至于千乘。)而不克,舍此可乎?”(嫌其近而无所依。)虎曰:“夫孺
得国而巳,(得免专国家而巳。)如丈夫何?”(如,犹奈也。丈夫,大人称也。○称,尺证反。)我而曰:“彼哉!彼哉!(望见公敛
父师,而曰彼哉彼哉。再言之者,切遽意。○遽,其虑反。)趣驾。”(使疾驾。○趣,七
反,一音七住反。)既驾,公敛
父帅师而至,(公敛
父,孟氏、叔孙氏将兵之将。)
[疏]注“季氏逐昭公”者。○解云:在昭二十五年秋。
忄堇然后得免,自是走之晋。宝者何?璋判白,(判,半也。半圭曰璋,白藏天,青藏诸侯,鲁得郊天,故锡以白。不言璋言玉者,起帧㈣怠㈢、璜、璋五玉尽亡之也。传独言璋者,所以郊事天,尤重。《诗》云“奉璋峨峨,髦士攸宜”是也。礼,忠猿,璧以聘,琮以发兵,璜以发众,璋以徵召。○忄堇,其靳反。璋,音章,琮,在宗反。璜,音黄。峨峨,五多反,本又作“蛾”髦,音
。)
青纯。(纯,缘也。谓缘甲<再页>也。千岁之
青髯,明于吉凶。《易》曰:“定天下之吉凶,成天下之峻
莫善乎蓍
。”经不言
者,以先知,从宝省文。谓之宝者,世世保用之辞,此皆鲁始封之锡。不言取而言窃者,正名也。定公从季孙假
,孔
曰“君之于臣,有取无假,而君臣之义立”主书者,定公失政,权移陪臣,拘其尊卿,丧其五玉,无以合信天
,
质诸侯,当绝之。不书拘季孙者,举五玉为重。书大弓者,使若都以国宝书,微辞也。○青纯,之闰反,注同。纯缘,悦绢反,下同。<冉页>,而占反。荆文匪反。蓍,音尸。丧,息狼反。)
[疏]注“以瓜刻”至“板”○解云:谓以指瓜刻其馈之上,敛藏衣
之板,谓盖板也。
[疏]“宝者何”○解云:言贵
,微者窃之;
言贱
,又在弓玉之上,故执不知问。○注“半圭曰璋”○解云:《释
》无文。云白藏天
,青藏诸侯,《
秋说》文。云不言璋言玉者,起帧㈣怠㈢、璜、璋五玉尽亡之也者,正以玉为总名故也。○注“诗云“”至“徵召”○解云:言文王祭皇天上帝时,在助祭者奉此半
璋,其仪容峨峨盛庄矣,尽是俊士之所宜利。何氏与郑同。云礼,忠猿,璧以聘,琮以发兵,璜以发众,璋以徵召者,时王之礼也。
[疏]注“微而”至“问之”○解云:哀四年传云“弑君贱者穷诸人,此其称盗以弑何?贱乎贱者也”然则盗是微贱之称,宝玉大弓国之重宝,故云微而窃大也。
[疏]“弑不成”○解云:正以季孙于虎为君,故谓之弑也。却反舍于郊者,谓上文
虎从而
之时,逐之乡孟氏,今而还去舍于郊,故曰却反舍于郊,不谓元从郊来。
[疏]注“公敛”至“之将”解云:《左氏》以为孟氏家臣。
曰:“某月某日,将杀我于蒲圃,力能救我则于是。”(于是时。○圃,本又作“甫”同布古反,又音布。)至乎日若时而。临南者,
虎之
也,御之。(为季孙御。)
临南投策而坠之,(策,捶也。见二家迭
之,
将季孙由孟氏免之,恐
越不听,故诈投策,
使下车。○而坠,直类反。捶,章
反。)
越下取策,临南束
,(捶
衔走。○束,本又作“扌敕”字书无此字,相承用之,素动反。)而由乎孟氏,
虎从而
之,矢著于庄门。(庄门,孟氏所
门名。言几中季孙,赖门闭,故著门。○
,
亦反。著,直略反,注同。庄,本或作“严”亦音庄。几,音祈。中,丁仲反。○)然而甲起于琴如,(甲,公敛
父所帅也。琴如,地名。二家知
期,故于是时起兵。)
[疏]注“甲公”至“地名”○解云:即下传云“既驾,公敛父帅师而至”是也。○注“二家”至“起兵”○解云:即上传云“力能救我则于是”是也。
[疏]“于其乘焉”者。○解云:胃于其上车之时矣。可以不免我死乎?”(以义责之。)临南曰:“有力不足,臣何敢不勉?”
越者,
虎之从弟也,为右。(为季孙车右,实卫之。○从弟,才用反,下同。)
盗窃宝玉大弓。盗者孰谓?(微而窃大,可怪,故问之。)
谓虎也。
虎者,曷为者也?季氏之宰也。(季氏之陪臣为政者。)
季氏之宰,则微者也,恶乎得国宝而窃之?虎专季氏,季氏专鲁国。
虎拘季孙,(季氏逐昭公之后,取其宝玉,藏于其家。
虎拘季孙,夺其宝玉。季孙取玉不书者,举逐君为重。○恶乎,音乌。)
[疏]注“季氏”至“政者”○解云:季氏之宰,于国为陪臣,而为政于鲁,故曰为政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