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什么,柯察金马上拦住她说:“我是来告诉你一声,今天我要上码头去
卸木柴,你别等我了…恰巧你这儿又有客人。好了,我走啦,同志们还在楼下等着
呢。”
保尔突然闯进门来,又突然消失在门外。他的脚步声迅速地在楼梯上响着。下面大
门砰的一声关上之后,就没有什么响动了。
“他今天有点反常。”丽达回答达维德那疑惑的目光,这样猜测说。
…天桥下面,一台机车长长地吐了一口气,从庞大的胸腔中喷出了金色的火星。
火星缭乱地飞舞着,向上冲去,在烟尘中熄灭了。
保尔靠着天桥的栏杆,望着道岔上各色信号灯的闪光出神。他眯起眼睛,讥讽地责
问自己:“真不明白,柯察金同志,为什么您一发现丽达有丈夫就那样痛苦?难道她什
么时候说过,她没有丈夫吗?好吧,就算她说过,那又怎么样呢?为什么您突然这样难
过呢?亲爱的同志,您不是一向认为,你们之间除了志同道合之外,并没有任何别的东
西吗?…您怎么忽略了这一点呢?嗯?再说,要是他不是她的丈夫呢?达维德·乌斯
季诺维奇,看姓名可能是她的哥哥,也可能是她的叔叔…要真是这样,你无缘无故就
给人难堪,岂不是太荒唐了吗?看来,你也是一个糊涂虫,不比任何笨蛋强。他是不是
她的哥哥,一打听就可以知道。假如真是她的哥哥或叔叔,你还有脸见她,跟她说话吗?
得了,往后你再也别想上她那儿去了!”
汽笛的吼声打断了他的思路。
“天已经不早了,回家吧,别再自寻烦恼啦。”
在索洛缅卡(这是铁路工人区的名称),有五个人组织了一个小小的公社。这五个
人是扎尔基、保尔、快活的淡黄头发捷克人克拉维切克、机车库共青团书记尼古拉·奥
库涅夫和铁路局肃反委员会委员斯乔帕·阿尔秋欣,他不久以前还是一个修理厂的锅炉
工。
他们弄到了一间屋子。下班之后就去油饰、粉刷、擦洗,一连忙了三天。他们提着
水桶跑来跑去,邻居们还以为是着火了。他们搭起了床铺,又从公园里弄来许多树叶,
塞在大口袋里做床垫。到了第四天,房间就布置妥当了,雪白的墙上挂着彼得罗夫斯基
[彼得罗夫斯基(1878—1958),当时的乌克兰中央执行委员会主席。…译
者]的肖像和一幅大地图。
两个窗户中间,钉着一个搁架,上面放着一堆书。两只木箱钉上马粪纸,算是凳子,
另一只大一点的木箱做柜子。房子中间摆着一张巨大的台球台,球台的呢面已经没有了,
这是他们用肩膀从公用事业局扛来的,白天当桌子,晚上是克拉维切克的床。大家把自
己的东西全都搬了来。善于管家的克拉维切克列了一份公社全部财产的清单。他想把清
单钉在墙上,但是大伙一致反对,他才作罢。现在房间里的一切都归集体所有了。工资、
口粮和偶尔收到的包裹,全都平均分配。只有各人的武器才是私产。全体社员一致决定:
公社成员,凡违反取消私有财产的规定并欺瞒同社社员者,一律开除出社。奥库涅夫和
克拉维切克还坚持在这个决定上加上一句:并立即驱逐出室。
索洛缅卡区共青团的活动分子全都参加了公社的成立典礼。社员们从邻院借来一个
挺大的茶炊,把公社所有的糖精全拿出来沏茶用了。大家喝完茶,大声合唱起来:
泪水洒遍茫茫大地,
我们受尽了劳役的煎熬,
但是总会有这样一天…
合唱由烟厂的塔莉亚·拉古京娜指挥。她的红布头巾稍微歪向一边,眼睛活像个调
皮的男孩子。这对眼睛还从来没有人能够到跟前看个仔细呢。塔莉亚的笑声很有感染力。
这个糊烟盒的十八岁的女工满怀青春的热忱,注视着世界。她的手往上一抬,领唱的歌
声就像铜号一样响起来:
唱吧,让歌声传遍四方…
我们的旗帜在全世界飘扬,
它燃烧,放射出灿烂的光芒,
那是我们的热血,鲜红似火…
大家直到深夜才散,沉睡的街道被他们的谈笑声吵醒了。
扎尔基伸手去接电话。
“静一静,同志们,我什么也听不清!”他向挤满团区委书记办公室的那些高声说
话的共青团员们喊道。
说话声稍微小了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