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明里的甘涝以南。还有玉筒、竹林、云门、天柱四座寺院,都是开山劈石,获得地基,架设木材,建造屋宇,斩断溪涧,连接川流而建成的。泉清石美,河渠沟通。浙江又北流经过山阴县西,西门外百余步有一座怪山,此山原在琅邪郡东武县,飞到这里,压死了数百家。《 吴越春秋》 说:怪山是东武县海中的一座山,一名自来山,百姓对此很奇怪,所以称为怪山。又说,越王无疆被楚国所攻伐,放弃了琅邪而去到东武,跟他去的人都住在山下。远望此山,形状像乌龟,所以也叫龟山。越国在山上建起一座灵台,并修筑一座三层楼以仰观天象。这里山青水秀,也是一处胜地。所以王逸少说:到了山阴道上,就像在镜中旅行。浙江沿岸,又有大吴王村和小吴王村,均是吴王阖间和夫差伐越时所驻扎的地方,现在都成了民居,但地名仍然存在。从前越王为吴所败,五千多人,栖息在会稽山。越王很恭谦地对待士民,有什么给施,都惠及下级。《 吕氏春秋》 说:越王栖息在会稽的时候,把酒倒入江中,士民饮江水,士气倍增。越王倒酒的这条河流就是浙江。许慎和晋灼都说,江水流到山阴就是浙江。江的西岸有朱室坞,句践受封百里之地,西到朱室,就在这里。浙江又东北流,经过重山之西,这是大夫文种所葬的地方。山上有一座白楼亭,此亭原来在山下,县令殷朗把它移到现在的地方。沛国桓俨隐退会稽,闻知陈业品行高洁,前往问候,陈业不接见。以后桓俨乘海船南去交州,临行时留信给陈业,信不用使者专送,而是把它系在白楼亭柱上。升登白楼亭远眺,湖山一览无余。永建年代(126 - 132 ) ,阳羡周嘉向上级写信,说因他的县境距郡治远,到郡治开会困难,请求把郡境分成两郡,于是在浙江以西建立吴郡,浙江以东建立会稽郡。此地在汉高帝十二年时,只一个吴的称号,后来一分为三,称为三吴,吴兴、吴郡,会稽是其中之一。浙江又东流,经过御儿乡,《 万善历》 说:三国吴黄武六年(227 )正月,擒获了魏的彭绮。这一年,由拳县西乡发生了新生儿落地就能说话的事。新生儿的话说:天方明,河欲清,鼎脚折,金乃生。于是此地得诏,称为语儿乡。这种传说是错误的。御儿这个地名,很早就有了,这是没有知识的人,用地名来牵强附会罢了。《 国语》 就已经说:句践之地,北至御儿。那能用黄武年代的这种传说来证明地名的来源呢。韦昭说:越国的北部边境在嘉兴。浙江又东流,经过柴辟以南,这是从前吴、楚两国作战的地方。由于这里有军事设备,所以称为辟塞。因此,《 越绝》 说:从前吴国从由拳的辟塞到会稽抵山阴。浙江又经过永兴县以北,此县在会稽东北一百二十里,即从前的余暨县。应劫说:这是阖间的弟弟夫概的封邑,王莽把它改为余衍。汉朝末年,有童谣说:天子当兴东南三余之间。所以孙权把它改名永兴,此县在浙江江边。浙江又东流与浦阳江会合。浦阳江发源于乌伤县,东流经过诸暨与泄溪会合,泄溪宽达数丈,沿岸两旁有陡峭的高山耸入云表。共有五泄,下泄高悬三十多丈,宽十丈。其中有三泄不能到达,攀登到山上远望,才能看见,水悬挂达百余丈,山高水急,水声震耳,响及溪外。上泄悬流二百多丈,看去好像是白云下垂,这其实就是瀑布,当地人称为泄。江水又东流经过诸暨县以南,县面对江流,江以南有射堂,县北面是乌山,从前是越国之地。这里过去名为上诸暨,也称句无。所以《 国语》 说,句践之地,南至句无。王莽改名为疏虏。夹岸多支流,支流上有大湖,春夏季水量丰沛,秋冬季河干水浅。江水又东南流,经过刻县与白石山水会合。山上有瀑布,水悬流而下达三十丈,注入浦阳江。浦阳江又东流南转,又东流折北,辗转经过刻县以东,刻县即是王莽的尽忠县。县城东门面对浦阳江,江宽二百余步。从前,老年人说,县城不能开南门,开南门就有盗贼。浦阳江转流经过县城的东、西两侧,所以有东渡和西渡,东、南二渡通临海,都有渡船;西渡通东阳,用二十五条船并合成为浮桥。江边有查浦,从查浦东行二百多里和句章交界。查浦浦内有六里村,有居民五百家,都在浦的两岸居住,民房门面朝水。在水边有许多良田,沿江有青溪、余洪溪、大发溪、小发溪等六条溪流,各溪灌溉良田,然后注入江中。溪两岸,岩崖夹立,好像要倾倒一样。东有覃山,西有黄山和白石三山,是这个县内的美丽山峰。山下有许多由泉水发源的溪流,在岩崖上激起波狼,河道甚险,向四面流注。浦阳江又东流经过石桥,此桥宽八丈,高四丈,桥下有石井,口径七尺,桥上有方石,长七尺,宽一丈二尺。桥头有一块可以坐得下二十人的磐石。溪水两旁,都是高山,山上有二十多丈的石壁,溪水冲激这些石壁,发出宏亮的声音,离桥数里,就可以听到。浦阳江北流经过蟀山,山下有亭,依山临江,山上有茂密的松林,河心有平静的沙洲。浦阳江又向东北流,经过始宁县峰山的成功娇。此娇在江边上壁立,沿江有羊肠小道,只容一人攀援前进,江深路狭,不敢下视。此娇以西,有一座极高的孤峰,连飞鸟都很少到达。曾经有采药的人,沿山循溪而行,竟到达山顶。山顶有树,树下有十二块方石,其地很平整光洁。回来以后再次前去,但迷路不得到达。据说这是许多神仙休息宴集之处,所以称为坛宴山。成功娇北有岭浦,浦口有庙,非常灵验。行人和樵夫到此都先敬拜。若不尊敬,必要为毒蛇猛虎所伤。成功娇的北则是嶂山,和嵘山相接,两山虽然在不同的县内,但峰岭是互相连接的。这一带山间溪泉,狼花飞溅,引起一片雾露,山垅中吹来香风,峰峦相接,令人叹赏,所以王元琳称这里是神明境。此事在谢康乐的《 山居记》 中有详细记载。浦阳江从嘘山向东北流经太康湖,这是车骑将军谢玄田园隐居之地。其地右濒江而左依山,有一条修长的坦道与如镜的湖泊相通。在江道的曲折之处修建楼台,楼边都是桐树和梓树,高大茂盛,非常可爱,居民称此为桐亭楼。此楼两面临江,登楼远眺,极尽情趣。满净湖都是采伐芦苇的樵夫和捕鱼的渔夫。从湖中有一条平直道路向东和山相接。山中有三座精舍,屋宇高敞,屋檐垂空,在此俯视树林,烟雾嚎檬,伏在山下,水陆两界,都显得安宁平静,真是一个隐居避世的地方。江边有琵琶忻,沂上有陷入水中的古墓,墓砖上隐约有字说:笠吉龟凶,八百年落江中。谢灵运把砖拿到京城,让大家传观。从这首龟谚中可知,这座古墓已有八百年了。浦阳江又东北流经过始宁县西,此境原是上虞的南乡,汉顺帝永建四年(129 ) ,阳羡周嘉上书建议,才分出此县。浦阳江以西,常常有波涛的祸害。晋朝中兴的初期,县治设在这里。县内有一条小江,发源于姚山,称为姚浦,姚浦经过县境西流,注入浦阳江。小江江源从床山注入此浦,此浦西通山阴浦而注入江中。江面宽一百丈,狭窄处为二百步,夹岸高山,树荫遮蔽了江面。江中有渔船、商船和采樵人的各种船只,在沿江美景中赶程。江南有一座旧城,是太尉刘牢之讨伐孙恩时所修筑。浦阳江又东流经过上虞县以南,即是王莽的会稽县。这里原是司盐都尉治,地名称为虞宾,晋《 太康地记》 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