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东北过山县西,洣
从东南来注之。又北过醴陵县西,漉
从东南来注之。
汉武帝元鼎六年分桂置。太史公曰:舜葬九疑,实惟零陵。郡取名焉,王莽之九疑郡也。下邳陈球为零陵太守,桂
贼胡兰攻零陵,激
城,球辄于内因地势反决
淹贼,相拒不能下。县有自上乡。《零陵先贤传》曰:郑产,字景载,泉陵人也,为白土啬夫。汉末多事,国用不足,产
一岁,辄
钱,民多不举
。产乃敕民勿得杀
,
钱当自代
。产言其郡、县,为表上言,钱得除,更名白土为更生乡也。《晋书地
记》曰:县有香茅,气甚芬香,言贡之以缩酒也。营
又北
注于湘
。湘
又东北与应
合。
邵陵县历山,崖瞪险阻,峻崿万寻,澄源湛于下,应
涌于上。东南
径应
县南,晋分观
县立,盖即应
为名也。应
又东南
,径有鼻墟南。王隐曰:应
县本泉陵之北
,东五里有鼻墟,言象所封也。山下有象庙,言甚有灵,能兴云雨。余所闻也,圣人之神曰灵,贤人之
气为鬼,象生不慧,死灵何寄乎?应
又东南
而注于湘
。湘
又东北得
,
永昌县北罗山。东南
径石燕山东,其山有石,绀而状燕,因以名山。其石或大或小,若母
焉,及其雷风相薄,则石燕群飞,颉颃如真燕矣。罗君章云:今燕不必复飞也。其
又东南径永昌县南,又东
注于湘
。又东北径祁
县南,又有余溪
注之。
西北邵陵郡邵陵县,东南
注于湘。其
扬清泛浊,
两分。湘
又北与宜溪
合,
湘东郡之新宁县西南新平故县东,新宁,故新平也。众川泻狼,共成一津。西北
,东岸山下有龙
,宜
径其下,天旱则拥
注之,便有雨降。宜
又西北注于湘。湘
又西北,得舂
,
上承营
陵县西北潭山,又北径新宁县东,又西北
注于湘
也。又东北过重安县东,又东北过县西,承
从东南来注之。承
衡
重安县西,邵陵县界邪姜山,东北
至重安县,径舜庙下,庙在承
之
。又东合略塘,相传云:此塘中有铜神,今犹时闻铜声于
,
辄变绿,作铜腥,鱼为之死。承
又东北径重安县南,汉长沙顷王
度邑也,故零陵之钟武县。王莽更名曰钟桓也。武
焉。
钟武县西南表山,东
至钟武县故城南。而东北
至重安县,注于承
,至湘东临承县北、东注于湘,谓之承
。临承即故酃县也,县即湘东郡治也。郡旧治在湘
东,故以名郡。魏正元二年,吴主孙亮分长沙东
立。县有石鼓,
六尺,湘
所径,鼓鸣则土有兵革之事。罗君章云:扣之,声闻数十里,此鼓今无复声。观
县东有裴岩,其下有石鼓,形如覆船,扣之清响远彻,其类也。湘
又北历印石,石在衡山县南,湘
右侧。盘石或大或小,临
,石悉有迹,其方如印。累然行列,无文字,如此可二里许,因名为印石也。湘
又北径衡山县东,山在西南,有三峰,一名紫盖,一名石囷,一名芙蓉,芙蓉峰最为竦杰,自远望之,苍苍隐天。故罗
云:望若阵云,非清霁素朝,不见其峰。丹
涌其左,澧泉
其右。《山经》谓之峋嵝,为南岳也。山下有舜庙,南有祝
冢。楚灵王之世,山崩,毁其坟,得《营丘九
图》。禹治洪
,血
祭山,得金简玉字之书。芙蓉峰之东,有仙人石室,学者经过,往往闻讽诵之音矣。衡山东南二面,临映湘川,自长沙至此江湘六百里中,有九向九背,故渔者歌曰:帆随湘转,望衡九面。山上有飞泉下注,下映青林,直注山下,望之若幅练在山矣。湘
又东北径湘南县东,又历湘西县南,分湘南置也,衡
郡治。魏甘
二年,吴孙亮分长沙西
立治,晋湘南太守何承天徙治湘西矣。《十三州志》曰:日华
桂
郴县日华山西,至湘南县
湘。《地理志》曰:郴县有耒
,
耒山西,至湘南西
湘。湘
又北径麓山东,其山东临湘川,西傍原隰,息心之士,多所萃焉。
县南有石潭山,湘径其西。山有石室、石床,临对清
。湘
又北径昭山西,山下有旋泉,
不可测,故言昭潭无底也。亦谓之曰湘州潭。湘
又北径南津城西,西对橘洲,或作吉学字,为南津洲尾。
西有橘洲
戍,故郭尚存。湘
又北,左会瓦官
,湘浦也。又径船官西,湘洲商舟之所次也。北对长沙郡,郡在
东州城南,旧治在城中,后乃移此。湘
左径麓山东,上有故城,山北有白
,湘浦也。又右径临湘县故城西县治,湘
滨临川侧,故即名焉。王莽改号抚陆,故楚南境之地也。秦灭楚,立长沙郡,即青
之地也。秦始皇二十六年,令曰:荆王献青
以西。《汉书。邹
传》曰:越
长沙,还舟青
。《注》:张晏曰:青
,地名也。苏林曰:青
,长沙县也。汉
祖五年,以封吴芮为长沙王,是城即芮筑也。汉景帝二年,封唐姬
发为王,都此,王莽之镇蛮郡也。于《禹贡》则荆州之域。晋怀帝以永嘉元年,分荆州、湘中请郡,立湘州,治此。城之内,郡廨西有陶佩庙,云旧是贾谊宅地,中有一井,是谊所凿,极小而
,上敛下大,其状似壶。傍有一脚石床,才容一人坐,形制甚古。
俗相承,云谊宿所坐床。又有大柑树,亦云谊所植也。城之西北有故市,北对临湘县之新治。县
《续汉书。五行志》曰:建安八年,长沙醴陵县有大山,常鸣如呴声,积数年。后豫章贼攻没县亭,杀掠吏民,因以为候。湘
又北径建宁县,有空泠峡,惊狼雷奔,濬同三峡。湘
又北径建宁县故城下,晋太始中立。又北过临湘县西,浏
从县西北
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