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立为侯国;王莽改名为新亭。《 晋太康地记》 说:县里有龙泉水,用来磨刀剑,刀剑就特别坚硬锋利,因此有坚白之论。所以龙泉的剑是楚国的宝物。县里出产优质的金属,古时有铁官。
又往东流过哪县南边,鄙县老城离这里很远,不可能经过。
又往东流过定颖县北边,东流注人汝水。
汉安帝永初二年(108 ) ,从汝南郡上蔡县分地设置定颖县,顺帝永建元年(126 ) ,任命阳翟郭镇为尚书令,封他为定颖侯,就是此城。
溳水发源于蔡阳县,溳水发源于蔡阳县东南的大洪山。大洪山在随郡的西南、竟陵的东北。山脚盘踞的地面,方圆百余里。有一座高峰叫悬钩峰,在平原上许多丘陵中,显得分外秀丽突出。山下有石门,两边山崖层沓,极其险峻,岩高都有数百仍。进了石门,又有个钟乳石溶洞,山洞上方,断崖如壁,草木不生,不是人迹所能到达的。洞中钟乳石很多,如膏汁凝结而成,自洞顶下垂,看来就像雪白的冰锥;岩中渗出的水,滴滴答答地滴个不停。洞穴极深邃,没有人曾走到尽头,因为洞里常有强风,火把不久就会熄灭。溳水发源于山北,开头水流浅而狭,流远后才渐阔渐深,可以撑船放筏,成为一条大河了。当时人们因溳水发源在这里,所以叫它溳山。溳水往东北流,与石水汇合。石水发源于大洪山,往东北流,注入溳水,又叫小湿水,乱流往东北奔泻。经过上唐县老城南边。上唐县本来是蔡阳的上唐乡,即旧时唐侯的封国。《 春秋》 :定公三年(前507 ) ,唐成公到楚国,他有两匹肃霜马,子常想要,但唐成公不肯给他,因而被扣留了三年。以后唐人偷了马献给子常,才放唐侯回去。溳水又往东流,有均水注入。均水发源于大洪山,往东北流经土山北,又往东北流,注入溳水。溳水又转弯往东南流去。
往东南流过随县西边,随县就是古时的随国。《 春秋左传》 说,汉水以东各国,以随国为最大。楚灭随,设立为县;晋武帝太康年间(280 一289 ) ,又设立为郡。有递水,发源于随县西北的黄山,往南流经撅西县西边,又往东流,有撅水注入。撅水发源于桐柏山南麓。吕忱说:水在义阳。撅水往东南流经撅西县西边,又往东南流注入搓水。搓水又往东南流,经过随县老城西边。《 春秋》 :鲁庄公四年(前690 ) , 楚武王攻打随国,令尹斗祁和莫敖屈重修筑道路,架桥于搓水上,把军队开到随,说的就是此水。水边有断蛇丘。随侯出门,看见一条大蛇被拦腰砍断,就把它捧起来,给它敷药,所以叫断蛇丘。后来蛇衔了明珠来报恩,世人称为随侯珠,又叫灵蛇珠。山丘南有随季梁大夫池,池水南流与义井水汇合。义并水发源于随城东南,井泉上涌泛溢,源源不断地外流,冬夏无异,世代相传称为义井,下流与搓水汇合。递水又往南流,注入溳水。溳水又汇合了一条支水,水源也出自大洪山,东流注入溳水。溳水又流经随县以南、随城山北边,往东南流去。
又往南流过江夏郡安陆县西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