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王莽的当利县。又往东流经石城山北边,山极高峻。《 史记》 说:魏进攻冥阪;《 音义》 说:冥随,有人说在郧县箱山;按《 吕氏春秋》 ,冥阪是九塞之一。狮水流经哪县老城南边。建武年间(25 一56 ) ,世祖封邓邯为郧侯。按苏林说:龟肠,音盲。濒水又往东流经七井冈南边,又往东北注入淮水。淮水又往东流,到了谷口。谷水发源于南方的鲜金山,往北流,有瑟水注入。瑟水发源于西南方的具山,往北流经光淹城东边,然后往北流经青山以东、罗山以西― 民间叫仙居水― 往东北流,注入谷水。谷水往东北流,注入淮水。
又往东流过新息县南边,
淮水往东流,经过旧时的息城南边。《 春秋左传》 :隐公十一年(前712 ) ,郑、息不睦,息侯伐郑,被郑伯打败。淮水又往东流经浮光山北边。浮光山又名扶光山,就是弋阳山,出产名贵的宝玉及黑石,可以做棋子。山峰倒映于长淮,常有光辉。淮水又往东流,经过新息县老城南边。应劭说:息后来向东方迁徙,所以加新字叫新息,就是王莽的新德,光武帝十九年(43 )把这地方封给马援,立为侯国。外城北门内,有新息长贾彪庙,庙前有石碑:朝南还有魏汝南太守程晓碑。魏太和年间(477 - 499 ) ,蛮人田益宗归顺效忠,于是就设置东豫州,任命田益宗为刺史。淮水继续往东流,汇合了慎水。慎水发源于慎阳县西边,往东流经慎阳县老城南边,慎阳就是因水而得名的。汉高帝十一年(前196 )将慎阳封给栗说,立为侯国。颖阴刘陶当县长时,大力推行政事和教化,因而道不拾遗。后来刘陶因病辞官,童谣唱道:心里郁郁不乐,怀念我们的刘君。他什么时候再来呵?使我们百姓安宁!他是如此受到人民的怀念。应肋说:慎水发源于此,往东北注入淮水。淮水又往东流,汇聚成憔破;阪水又往东南流,就是上慎破;又往东流是中慎破;又往东南流是下慎破,都同鸿却破的水一起散流。这片破塘上口引入淮水,左边连结鸿破。汉成帝时,翟方进上奏朝廷毁去此破。建武年间(25 一56 ) ,汝南太守邓晨立意修复,知道许伟君熟悉水脉,就请他来商议。许伟君说:成帝采纳翟方进建议毁堤后,不久就梦见自己上了天,天帝发怒道:你怎敢毁坏我洗龙的深潭!从此老百姓就得不到水利的好处了。当时童谣说:有个翟子威,毁坏我塘堤。一反又一覆,塘堤该修复。贤明的知府兴工修复废弃的破塘,童谣里的话就要应验了。于是指派了都水椽筑塘四百余里,百姓都受到水利之益。塘水散流,往下与慎水汇合,然后往东南流经息城北边,又往东南注入淮水,汇流处叫慎口。淮水继续往东流,与申破水汇合。此水上口在新息县承接申阪,往东南流,分成两条:一条流经深丘西边,然后转弯流经丘南;南支即莲湖水,往南流注入淮水。淮水又向左岸分支流出,把两口湖连结起来,称为东莲湖和西莲湖。淮水又往东流,在右边汇合了壑水。壑水发源于台沙山,往东北流过柴亭西边,俗称柴水;又往东北流,与潭溪水汇合。潭溪水发源于潭谷,往东北流,在右边与柴水汇合。柴水又往东流经黄城西边,就是旧时的弋阳县。城内又有二城,西边就是黄城。柴水又往东北流,注入淮水,汇流处叫柴口。淮水又往东北流,有申破的支流注入。这条支流上口在深丘以北引入破水,往东流经钓台南边,钓台就在水湾中间,北面是琴台。又往东流经阳亭南边,往东南与淮水汇合。淮水又往东流过淮阴亭北边;又往东流经白城南边,这里原是楚国白胜公的食邑,东北离白亭十里。淮水又往东流经长陵戍南边,又往东流,有青破水注入。阪水分出青破东读,往东南流经白亭西边,又往南流,在长陵戍东边往东南注入淮水。淮水又往东北流,汇合了黄水。黄水发源于黄武山,往东北流,有木陵关水注入;木陵关水发源于木陵山,往西北流,注入黄水。黄水又往东流经晋西阳城南边,又往东流经光城南边,这是光城左郡的治所。又往东北流经高城南边,这里是昔时的弦国。又往东北流经弋阳郡东边,这里有虞丘,城南有子青庙。黄水又往东北注入淮水,汇流处叫黄口。淮水又往东北流,经过褒信县旧城南边,往东方流去。
又往东流过期思县北边,
期思县就是旧时的蒋国,是周公后裔的居地。《 春秋》 :文公十年(前617 ) ,楚王在孟诸打猎,期思公复遂当右司马。楚国并吞了蒋国,设置为县。汉高帝十二年(前195 ) ,把这地方封给责赫,立为侯国。城内西北角,有楚国宰相孙叔敖庙,庙前有碑。淮水又往东北流,有得水注入,溟水发源于弋阳县南垂山,往西北流经阴山关,流过二城中间。从前因盗匪为患,有军队在这里驻防。溪涧往西北流出山间,然后转向东北,流经新城戍东边;又往东北流,有诏虞水口,水口西北距弋阳虞丘郭二十五里。诏虞水发源于南山,往东北流经诏虞亭东边,往北注入溟水。又往东北流,注入淮水,俗称白鹭水。
又往东流过原鹿县南边,汝水从西北流来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