迦牟尼佛,或至申旦, 如此者累日,声甚哀怜。俄而废佛、道二教。
大象末,又以一无底囊,历长安市肆告乞,市人争以米麦 遗之。强练张囊投之,随即漏之于地。人或问之曰 :“汝何为 也?”强练曰:“此亦无余,但欲使诸人见盛空耳。”至隋开皇 初,果移都于龙首山,长安城遂空废。后亦莫知其所终。
又有蜀郡卫元嵩者,亦好言将来之事,盖江左宝志之流。 天和中,着诗预论周、隋废兴及皇家受命,并有征验。性尤不 信释教,尝上疏极论之。史失其事,故不为传。
史臣曰:仁义之于教,大矣,术艺之于用,博矣。狥于是 者,不能无非,厚于利者,必有其害。诗、书、礼、乐所失也 浅,故先王重其德。方术技巧,所失也深,故往哲轻其艺。夫 能通方术而不诡于俗,习技巧而必蹈于礼者,岂非大雅君子乎。 姚僧垣诊候精审,名冠于一代,其所全济,固亦多焉。而弘兹 义方,皆为令器,故能享眉寿,縻好爵。老聃云“天道无亲, 常与善人 ”,于是信矣。
译文
太祖开始受命的时候,正是天下分崩之时,战争频繁,学术之士很少,所以曲艺末技,都被搜罗接纳。例如冀俊、蒋升、赵文深等人,虽然才能不如古人,但是名著当世。当平定了鄢、郢之后,人才齐集。乐茂雅、萧吉在阴阳学说方面很突出,庾季才在天文学方面著称于世,史元华擅长相术,许奭、姚僧垣精于方药,都是一时的著名人物。茂雅、元华、许奭,史书没有记载。季才、萧吉,在隋朝任官。其余记于此篇,以备拾遣补阙。
冀隽字僧隽,太原阳邑人。性情深沉谨慎,擅长隶书,尤其工于临摹。魏太昌初年,担任贺拔岳的墨曹参军。贺拔岳被害之后,太祖任用为记室。当时侯莫陈悦拥兵陇右,太祖决心平定他。于是令冀俊伪造魏帝给费也头的敕书,命令他率兵助太祖征讨侯莫陈悦。冀俊依照旧敕加以摹写,及代舍人、主书等署名,与真敕没有分别。立担十分高兴。费也题原先已得过魏童的敕书,见到遣一敕书,没有怀疑。因而派遣一千步骑兵,接受太祖的指挥。
大统初年,任丞相府城局参军,封长安县男爵位,食邑二百户。随从收复弘农,在沙苑作战,晋为子爵,外任华州中正。十三年,调任襄銮邮守。不久被征召教授世宗和宋献公等人隶书。当时一般人学书法,亦行束脩之礼,称为谢章。冀俊以为书字的兴创,源于苍颉,如果和常俗一样,不合礼仪。因而启禀太祖,设酒食祭奠苍颉和先圣、先师。授黄门侍郎、本州大中正。屡经升迁为抚军将军、右金紫光禄大夫、都督、通直散骑常侍、车骑大将军、仪同三司。
世宗二年,以本官任为大使,到各州巡行,观察风俗,处理冤情滞案。回朝后,拜为小御正。不久外任湖州刺史。性情淡泊,处身以清约为原则,前后所任各官,声誉都很好。不久加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改封为昌乐县伯爵位。又进爵为侯,食邑增至一千六百户。后因病去世。
蒋升字凤起,楚国平河人也。父隽,任魏南平王府从事中郎、赵兴郡守。
蒋升天性恬静,从小喜好天文天象之学。太祖很信任他,常侍于左右,以备咨询。大统三年,束魏将领窦泰入侵,从风陵渡河,驻扎在潼关。太祖率兵从马牧泽出发。当时西南方有黄紫气环抱太阳,从未时至酉时。太祖对蒋升说:
“这是什么征兆?”蒋升回答说:“西南未地,所主为土。土王四季,为秦的分地。如今大军既然出动,喜气下临,必定有极大的喜庆。“于是进军攻打窦泰,将其擒获。接着降河东,克弘农,破沙苑。由此愈加受到亲信礼遇。
九年,高仲密以北豫州来归附。太祖想派兵支援,又以此事问蒋升。蒋升回答说:“春王在束,火星又在井、鬼的分界,不便于行军。“太担不听,率军束行。到达邙山,不利而还。太师贺拔胜大怒,对左担说:“蓝昱罪该万死。”主担说:“蓝星执意劝谏,认为出师不利。这次失败,是我自己所取,不是蒋升的过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