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祖亲戎东讨,至河
遇疾。
不能言;(脸)〔睑〕 垂覆目,不复瞻视;一足短缩,又不得行。僧垣以为诸藏俱病, 不可并治。军中之要,莫先于语。乃
方
药,帝遂得言。次 又治目,目疾便愈。末乃治足,足疾亦瘳。比至华州,帝已痊 复。即除华州刺史,仍诏随
京,不令在镇。宣政元年,表请 致仕,优诏许之。是岁,
祖行幸云
,遂寝疾。乃诏僧垣赴 行在所。内史柳(升)〔昂〕私问曰:“至尊贬膳日久,脉候何 如?”对曰 :“天
上应天心,或当非愚所及。若凡庶如此, 万无一全 。”寻而帝崩。
大统末,除安西将军,寻拜著作佐郎。于时辈,皆位兼 常伯,车服华盛。唯季明独以贫素居之,而无愧
。又勤于所 职,著述不怠。然
尤专固,不合于时。是以一为史官,遂十 年不调。魏恭帝元年,
号平南将军、右银青光禄大夫。六官 建,为外史上士。孝闵帝践阼,
最幼在江左,迄于关,未习医术。天和中,齐王宪奏
祖,遣最习之。宪又谓最曰 :“尔博学
才,何如王褒、庾信。 王、庾名重两国,吾视之蔑如。接待资给,非尔家比也。尔宜
识此意,勿不存心。且天
有敕,弥须勉励 。”最于是始受 家业。十许年中,略尽其妙。每有人造请,效验甚多。隋文帝 践极,除太
门大夫。以父忧去官,哀毁骨立。既免丧,袭爵 北绛郡公,复为太
门大夫。俄转蜀王秀友。秀镇益州,迁秀 府司
。及平陈,察至。最自以非嫡,让封于察,隋文帝许之。 秀后
有异谋,隋文帝令公卿穷治其事。开府庆整、郝伟等并 推过于秀。最独曰:“凡有不法,皆最所为,王实不知也。”搒 讯数百,卒无异辞。最竟坐诛。时年六十七。论者义之。撰梁 后略十卷,行于世。
黎景熙字季明,河间(郑)〔鄚〕人也 ,少以字行于世。 曾祖嶷,魏太武时,从破平凉,有功,赐爵容城县男,加鹰扬 将军。后为燕郡守。祖镇,袭爵,为员外散骑侍郎。父琼,太 和中,袭爵,历员外郎、魏县令,后至鄜城郡守。
宣帝初在东,常苦心痛。乃令僧垣治之,其疾即愈。帝 甚悦。及即位,恩礼弥隆。常从容谓僧垣曰 :“常闻先帝呼公 为姚公,有之乎?”对曰 :“臣曲荷殊私,实如圣旨 。”帝曰: “此是尚齿之辞,非为贵爵之号。朕当为公建国开家,为
孙 永业 。”乃封长寿县公,邑一千
。册命之日,又赐以金带及 衣服等。
大象二年,除太医下大夫。帝寻有疾,至于大渐。僧垣宿 直侍。帝谓随公曰:“今日命,唯委此人。”僧垣知帝诊候危 殆,必不全济。乃对曰 :“臣荷恩既重,思在效力。但恐庸短 不逮,敢不尽心 。”帝颔之。及静帝嗣位,迁上开府仪同大将 军。隋开皇初,
爵北绛郡公。三年卒,时年八十五。遗诫衣 白帢
棺,朝服勿敛。灵上唯置香奁,每日设清
而已。赠本 官,加荆、湖二州刺史。僧垣医术
妙,为当世所推。前后效 验,不可胜记。声誉既盛,远闻边服。至于诸蕃外域,咸请托 之。僧垣乃搜采奇异,参校征效者,为集验方十二卷,又撰行 记三卷,行于世。长
察在江南。
命大散者,其家疑未能决,乃问僧垣。僧垣曰: “意谓此患不与大散相当。若自服,不烦赐问 。”因而委去。 其
殷勤拜请曰 :“多时抑屈,今日始来。竟不可治,意实未 尽 。”僧垣知其可差,即为
方,劝使急服。便即气通,更服 一剂,诸患悉愈。
永安中,源劝令
仕,始为威烈将军。魏孝武初,迁镇 远将军,寻除步兵校尉。及孝武西迁,季明乃寓居伊、洛。侯 景徇地河外,召季明从军。寻授银青光禄大夫,加中军将军, 拜行台郎中,除黎
郡守。季明从至悬瓠,察景终不足恃,遂 去之。客于颍川,以世路未清,
优游卒岁。时王思政镇颍川, 累使召。季明不得已,
与相见。留于内馆月余。太祖又征之, 遂
关。乃令季明正定古今文字于东阁。
季明少好读书,记默识,而无应对之能。其从祖广, 太武时为尚书郎,善古学。尝从吏
尚书清河崔玄伯受字义, 又从司徒崔浩学楷篆,自是家传其法。季明亦传习之,颇与许 氏有异。又好占玄象,颇知术数。而落魄不事生业。有书千余 卷。虽穷居独
,不以饥寒易
。与范
卢
源为莫逆之友。
次最,字士会,幼而聪
,及长,博通经史,尤好著述。 年十九,随僧垣
关。世宗盛聚学徒,校书于麟趾殿,最亦预 为学士。俄授齐王宪府
曹参军,掌记室事。特为宪所礼接, 赏赐隆厚。宣帝嗣位,宪以嫌疑被诛。隋文帝作相,追复官爵。 最以陪游积岁,恩顾过隆,乃录宪功绩为传,送上史局。
建德三年,文宣太后寝疾,医巫杂说,各有异同。祖御 内殿,引僧垣同坐,曰 :“太后患势不轻,诸医并云无虑。朕 人
之情,可以意得。君臣之义,言在无隐。公为何如?”对 曰 :“臣无听声视
之妙,特以经事已多,准之常人,窃以忧 惧 。”帝泣曰:“公既决之矣,知复何言!”寻而太后崩。其后 复因召见,帝问僧垣曰:“姚公为仪同几年?”对曰:“臣忝荷 朝恩,于兹九载。”帝曰:“勤劳有日,朝命宜隆 。”乃授骠骑 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又敕曰 :“公年过县车,可停朝谒。 若非别敕,不劳
见。”
天和元年,加授车骑大将军、仪同三司。大将军、乐平公 窦集暴风疾,
神瞀
,无所觉知。诸医先视者,皆云已不 可救。僧垣后至,曰 :“困则困矣,终当不死。若专以见付, 相为治之 。”其家忻然,请受方术。僧垣为合汤散,所患即瘳。 大将军、永世公叱伏列椿苦利积时,而不废朝谒。燕公谨尝问 僧垣曰:“乐平、永世俱有痼疾,若如仆意,永世差轻。”对曰: “夫患有
浅,时有克杀。乐平虽困,终当保全。永世虽轻, 必不免死 。”谨曰:“君言必死,当在何时?”对曰:“不
四 月 。”果如其言。谨叹异之。六年,迁遂伯中大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