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递信进来的丫头、由镜槛阁调过来的巧珠唤了来,关照她到中门上传话,赶到门房去问,藩司衙门来的专差,是否还在?如果已经走了,留下什么话没有?
这得好一陈工夫才会有回话,胡雪岩有点沉不住气了,起身蹀躞,喃喃自语:“严旨,严旨!是革职还是抄家?”
螺蛳太太一听吓坏了,但不敢现诸形色,只将一件大毛皮袍,一件贡缎马褂堆在椅子上,因为不管是德馨来,还是胡雪岩去,都要换衣服,所以早早预备在那里。
“‘速为之计’,怎么‘计’法?”胡雪岩突然住足“我看我应该到上海去一趟。
“为啥?”
“至少我要把转运局的公事,弄清楚了,作个交代,不要牵涉到左大人,我就太对不起人了。”
“光是为这件事,托七姐夫就可以了。”
“不!还有宓本常,我要当面同他碰个头,看看他把上海的帐目,清理得怎么样了。”
商议未定之际,只见巧珠急急来报,德馨已经微服来访。胡雪岩急忙换了衣服,未及下楼,已有四名丫头,持着宫灯,前引后拥地将德馨迎上楼来。
胡雪岩在楼梯口迎着,作了一个揖,口中不安地说:“这样深夜,亲自劳步,真正叫我不知道怎么说了!”
“自己弟兄,不必谈这些。”德馨进了门,还未坐定,便即说道:“文中堂怕顶不住了。”
“文中堂”便是文煜,现任协办大学士刑部尚书,所以称之为“中堂”
他是八旗中有名的殷实大户,发财是在福州将军任上。海内冲要重镇,都有驻防的将军,位尊而权不重,亦谈不到什么入息,只有福州将军例外,因为兼管闽海关,五口通商以后,福州亦是洋商贸易的要地,税收激增,所以成了肥缺,文煜因为是恭王的亲戚,靠山甚硬,在这个肥缺上盘踞了九年之久,及至内调进京,又几次派充崇文门监督,这也是一个日进斗金的阔差,数十年宦囊所积,不下千万之多。在阜康,他是第一个大存户,一方面是利害相共,休戚相关;一方面他跟胡雪岩的交情很厚,所以从阜康出事以后,他一直在暗中支持,现在为邓承修一纸“片奏”所参,纸包不住火,自顾不暇,当然不能再替胡雪岩去“顶”了。
“雪岩,”德馨又问:“文中堂真的有那么多款子,存在你那里?”
“没有那么多。”胡雪岩答说:“细数我不清楚,大概四五十万是有的。”
“这也不少了。”
“晓翁,”心乱如麻的胡雪岩,终于找到一句要紧话:“你看,顺天府据实奏报以后,朝廷会怎么办?”
“照定制来说,朝廷就不会听片面之词,一定是要文中堂明白回奏。”
“文中堂怎么回奏呢?”
“那就不知道了。”德馨答说:“总不会承认自己的钱,来路不明吧!”
“他历充优差,省吃俭用,利上滚利,积成这么一个数目;似乎也不算多。”
“好家伙,你真是‘财神’的口吻,光是钱庄存款就有四五十万,还不算多吗?”
胡雪岩无词以对,只是在想:文煜究竟会得到怎么一种处分?
“文中堂这回怕要倒楣。”德馨说道:“现在清流的气焰正盛,朝廷为了尊重言路,只怕要拿文中堂来开刀。”
胡雪岩一惊“怎么?”他急急问道:“会治他的罪?”
“治罪是不会的。只怕要罚他。”
“怎么罚?罚款?”
“当然。现在正在用兵,军需孔急,作兴会罚他报效饷银。数目多寡就不知道了。”德馨语重心长地警告:“雪岩,我所说的早为之计,第一步就是要把这笔款子预备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