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讨之无名。”上曰:“兵贵神速,彼出城,则不可为矣。”璋曰:“以臣之愚,可不烦兵,臣请往任之。”曰:“若用众几何?”曰:“但得御史三四人随行足矣。然须奉敕以臣巡抚其地乃可。”遂命学士草敕,即日起行。黎明,直造王府。周王惊愕,莫知所为,延之别室,问所以来者,曰:“人有告王谋叛,臣是以来!”王惊跪。璋曰:“朝廷已命丘大帅将兵十万将至,臣以王事未有迹,故来先谕。事将若何?”王举家环哭不已。璋曰:“哭亦何益?愿求所以释上疑者。”曰:“愚不知所出,唯公教之。”璋曰:“能以王护卫为献,无事矣。”王从之,乃驰驿以闻。上喜,璋乃出示曰:“护卫军三日不徙者处斩!”不数日而散。
罗通以御史按蜀,蜀王富甲诸国,出入僭用乘舆仪从。通心欲检制之。一日,王过御史台,公突使入收王所僭卤簿,蜀王气沮。藩、臬俱来见问状,且曰:“闻报王罪且不测,今且奈何?”通曰:“诚然,公等试思之。”诘旦复来,通曰:“易耳,宜密语王,但谓黄屋、左纛故玄元皇帝庙中器,今复还之耳。”玄元皇帝,玄宗幸蜀建祀老子者也。从之,事乃得解,王亦自敛。
【译文】
王璋是河南府(治所即今河南洛阳)人,明成祖永乐年间任右都御史。当时有人告发说开封的周王府将要图谋不轨,皇上打算在周王未起事时就发兵讨伐,征求王璋的意见。王璋说:“造反之事并没有迹象,讨伐他师出无名。”皇上说:“兵贵神速,等到周王的军队出了城,就不好办了。”王璋说:“以臣之愚见,可以不劳用兵,臣请求派往解决此事。”皇上说:“你需要带多少人?”王璋说:“只用三四个御史随行就足够了。可是得有圣旨,派臣为那里的巡抚才可以。”于是明成祖朱棣命令学士起草了敕文,当天就动身。天刚黎明,王璋就径直来到了周王府。周王十分吃惊,不知道他来干什么,把他请到一间密室,问他前来的目的。王璋说:“有人告发王爷造反,臣正为此而来!”周王吓得跪了下来。王璋说:“朝廷已命丘大元帅带十万人马,快要到了。臣觉得所告发王爷之事未有实迹,所以先来告诉一声。此事该如何办呢?”周王全家都围着王璋痛哭不止。王璋说:“哭有什么用呢?请拿出个解除皇上疑虑的办法来。”周王说:“我愚笨得想不出好法子,只盼着王公指教我。”王璋说:“王爷如果能把护卫的部队献出来,就没事了。”周王听从了王璋的建议,王璋派驿站飞驰报给皇上知道,皇上很高兴。王璋这才出示了朝廷任命他为巡抚的敕令,并说:“护卫军中人员三天内不听命转移者,一律处斩!”没几天,周王府的护卫军就遣散完了。
明景泰年间,罗通以左都御史之衔巡按四川。蜀王的财富超过其他藩王,出入都僭越使用皇帝的銮驾仪仗。罗通心里打算将此事约束一下。一天,蜀王路过省府御史衙门,罗通突然派人没收蜀王所僭用的仪仗,蜀王感到气急败坏。藩、臬两司官员都来问情况,并且说:“听说假若报告了蜀王这一罪过,后果将难以预料,现在该怎么办呢?”罗通说:“的确如此,大家试着想想办法吧。”第二天一早,他们又来了,罗通说:“这好解决。可秘密告诉蜀王,只说黄屋、左纛这些仪仗是过去玄元皇帝庙中的器具,现在是去归还那里的。”玄元皇帝是唐玄宗李隆基在安史之乱中逃奔蜀地时追封给老子李聃的称号。蜀王听从了他的话,此事才算得以解决,蜀王从此自己也收敛了许多。
吴履叶南岩
国初,吴履(字德基,兰溪人。)为南康丞。民王琼辉仇里豪罗玉成,执其家人笞辱之。玉成兄子玉汝不胜恚,集少年千余人,围琼辉家,夺之归,缚琼辉,道笞之,濒死,乃释去。琼辉兄弟五人庭诉,断指出血,誓与罗俱死。履念狱成当连千余人,势不便,乃召琼辉,语之曰:“独罗氏围尔家那?”对曰:“千余人。”曰:“千余人皆辱尔耶?”曰:“数人耳。”曰:“汝憾数人,而累千余人,可乎?且众怒难犯,倘不顾死,尽杀尔家,虽尽捕伏法,亦何益于尔?”琼辉悟,顿首唯命。履乃捕笞者四人,于琼辉前杖数十,流血至踵;命罗氏对琼辉引罪拜之,事遂解。
(评注:此等和事老该做,以所全者大也。)
叶公南岩刺蒲时,有群斗者诉于州,一人流血被面,经重创,脑几裂,命且尽。公见之恻然,时家有刀疮药,公即起入内,自捣药,令舁至幕廨,委一谨厚廨子及幕官,曰:“宜善视之,勿令伤风。此人死,汝辈责也。”其家人不令前。乃略加审核,收仇家于狱而释其余。一友人问其故,公曰:“凡人争斗无好气,此人不即救,死矣。此人死,即偿命一人,寡人之妻,孤人之子,又干证连系,不止一人破家;此人愈,特一斗殴罪耳。且人情欲讼胜,虽于骨肉,亦甘心焉,吾所以不令其家人相近也。”未几,伤者平而讼遂息。
(评注:略加调停,遂保全数千人、数千家,岂非大智!)
【译文】
国朝初年,吴履为南康丞。县民王琼辉与同里的富豪罗玉成结下冤仇,他抓住罗玉成家的人鞭打羞辱了一顿带走。罗玉成的哥哥罗玉汝和罗玉成的儿子等人不胜愤怒,集合了一千多名年轻人,围住王琼辉的家,把他们家的人抢回来,又把王琼辉绑住,在半道上把他捶打了个半死,才把他放掉。
王琼辉兄弟五人告到县衙公堂,当堂砍断手指,立下血誓,定要与罗家人同死。吴履考虑到判此案会牵连一千多人,情势多有不便,于是把王琼辉召来,发话问道:“只有罗家的人围住了你家吗?”王琼辉答道:“有一千多人。”他又问:“这一千多人都辱打了你吗?”王琼辉说:“只有几个人。”吴履劝道:“你恨这几个人而连累一千多人,这样做好吗?而且众怒难犯,如果这一千多人不顾死活,把你全家都杀掉,即使把他们都逮捕法办,又对你有什么好处呢?”王琼辉听后醒悟过来,叩头听从吴履的判决。吴履将杖打王琼辉的四个人抓起来,当着王琼辉的面打了几十棍,鲜血一直流到脚后跟;又命令罗家人向王琼辉陪罪下拜。事情就这样解决了。
叶南岩任蒲州知州时,有打群架的人到州里告状。有一个人血流满面,受重伤,脑袋几乎打开花,快死了。叶公见状。心里艰难过,当时他家正好有刀疮药,叶公立即起身回后堂,亲自捣药,命令人把伤者抬到幕宾的一间房子里,交给一个谨慎厚道的衙役和幕僚,对他们说:“你们要好好看护他,不要让他得破伤风。这个人死了,我要追究你们的责任。”伤者的家属也不让进去看,于是将案情略加审问调查,将仇家凶手关到狱中,把其余的人都放了。叶公的一位朋友问他为何这样处理,叶公说:“凡是与人争斗的都怀着怨气,此人若不及时抢救,就会死掉。此人一死,就要有一人偿命,使这些人的妻子成为寡妇,子女成为孤儿,又互相牵连,不止一个人破家。这个人伤好了,就只不过是一件斗殴案件而已。而且人之常情。都想把官司打赢,即使牺牲了自己的至亲骨肉也心甘情愿。因此,我不让他的家属靠近他。”不久,受伤的人痊愈了,一场官司也平息了。
鞠真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