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即有灭
佛问沙门:人命在几间?对曰:数日间。佛言:子未知dao。复问一沙门:人命在几间?对曰:饭食间。佛言:子未知dao。复问一沙门:人命在几间?对曰:呼xi间。佛言:善哉!子知dao矣。
【释】这一章是第三十八章。“佛问沙门”:佛故意设一个问答,这个问题本来佛不需要问旁人,并不是佛不明白这个问题,要问其他的沙门来令自己明白,不是的!佛知dao人并不知dao人命有多chang的时间,所以佛就问沙门“人命在几间”:人命有多chang的时间呢?沙门回答佛说“数日间”:人命几天就会死了,不是很chang的。“佛言:子未知dao”:佛对这个沙门说,你没有明白dao理,你还不懂。
“复问一沙门”:又问另外一个沙门。“人命在几间”:人命有几许的时间呢?“对曰”:沙门对佛就说了。“饭食间”:就是说,在吃顿饭的时间内,人的寿命就会没有了。“佛言:子未知dao”:佛对这个人说,你还没明白dao啊!
“复问一沙门”:又问另外一个沙门。“人命在几间”:人命在几许的时间会没有了?“对曰:呼xi间”:这人对佛说,人的寿命就在呼xi之间。“佛言”:佛对他说。“善哉”:好得很!“子知dao矣”:你明白dao了。
以前,印度有位国王,他相信外dao。外dao修zhongzhong的苦行,好像有的持牛戒,有的持狗戒,有的以灰涂shen,有的睡钉子床,修zhongzhong的苦行、zhongzhong的瑜珈。与佛法相比,比丘修dao看似容易,因不修这zhongzhong无益苦行。所以这国王就问佛的弟子说:“我相信外dao修的zhongzhong苦行,他们都不能断yinyu心。比丘们这么随便,又怎么能断烦恼和yinyu心呢?这gen本就断不了!”
印度有个国王,他不相信出家人能断yinyu,他说:你看看外dao,有的持牛戒吃草,有的持狗戒吃屎,什么都有,还有的以灰涂shen,睡在钉子床上,修zhongzhong的苦行,他们这么修都不能断yinyu心。你们出家人就是行脚、乞食、树下一宿…很正常,和他们一比,不像他们那么样的激烈,和他们那zhong无益苦行不一样。他们都没断yinyu心,怎么你们出家人能断呢?
【释】有一个法师就答复国王说:你在监狱里,提拿出一个应该杀tou的人,你对这人讲:“我给你一碗油,你用两手拿着,到大街上去游行。如果洒了一滴油,就把你杀了;如果一滴油也不洒,回来就不杀你,把你放了。”这时候,你可以预备一些玩音乐的美女,在市街上玩音乐,等这应该要死的人游完了街,你看他这油洒没洒?如果他油洒了,当然就要杀了。油若一滴没洒,你就问他在街上都看了些什么?你看他怎么样说。
国王就照这样办,提拿出一个应该被杀的人,对他说明白:“今天应该把你杀了,但是我现在给你一个不死的机会。怎么样呢?你去游街,我给你一碗油,你用两手端着油,这油若是一滴也不liu出来,不洒出去,那么,回来就不杀你。如果要是洒一滴油,回来还是照常把你杀了,你去试一试吧!”
于是乎就这么zuo,市街游完了,回来一看,碗里的油果然一滴也没有洒。国王就问他:“你在大街上,见过什么东西啊?”犯罪的人说:“我什么也没有看见,我就只看见这油,我时时刻刻保护这个油,不叫它洒了。所以我旁的什么也没有看见,也没有听见。”
国王问说:“这是什么dao理呢?”这位法师就告诉他说:“这就譬如出家的沙门,他因为看到这个生死的问题事大,所以他没有时间来生yinyu的念tou。他想要了生死,就好像那个罪人一样,如果liu一滴油,有一点的烦恼,他就要死了。出家的沙门也就是这样,为什么他们能断yinyu呢?就因为把生死的问题看重了。外dao为什么不能断yinyu呢?就因为他不明白生死,不懂生死是一zhong大的事情,所以不能断yinyu。”
我们修dao,为什么yinyu心不断呢?也就因为没有真正地认识生死无常迅速。若知dao生死无常迅速,你就没有时间来打yinyu的妄想,没有时间生yinyu的烦恼了。
这个故事我们大家都知dao,因为他为了保护自己的命,他就这么zuo了。
所以说,这个人命在呼xi之间,不是几天的问题,因为念念都在生灭。有的人认为我这个生命是几天,是一顿饭。在一般人来讲,这已经很少了,很短了,但是还不是事实。
另一个人说生命在呼xi之间,一呼一xi之间,佛说“你知daodao了”这个不是佛随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