们心里还恐惧,所以口业不清净。等你再唱什么东西或念什么东西,它都不清净。就像我们上殿似的,如果你打一个坏妄想,唱什么东西马上就都唱不上去了,调也变了,味也变了,最后还想不起来了,所以都不行。
另外,上殿别老闭眼睛,你看我闭你也闭,那不能闭,人家都转身了,你还不转呢。那面的沙弥都顶礼了,你还在那闭眼睛念呢,连人家转身了都不知道,这也得注意。也不能过早转身,人家都没转身,他先转身;别人还没拜,他先拜,拜完赶紧回来了。动作得统一,该转的时候转,该转得慢的时候转得慢,什么动作都要统一,要把这个心放平等。
这都是很重要的事情,别看是小事。咱们刚才都知道,尊者讲了,一点小的戒律都得当重戒来护持的,你没有这个心是不行的。想成就你的戒体或成就你的戒力,你没有这个是不好使的。那戒力必须在你心中确实生起来,刚开始也是很难的,很痛苦的。因为啥?那个戒就是和自己来作对,就得克服,不是克服别人,要克服你自己的毛病。你自己的毛病,就要自己来做手术,如果割一下,它也疼啊,它也难受,不愿去毛病。
特别是一些认为微不足道的小事“行了,这事都不算啥事。”就忽略不计了,那还行?都得认真到非常认真的程度,我非得把它纠正过来不可,要有那个决心才行。这样的话,那个戒力将来会成就的。你成就戒力了,那三昧就现前。所以我们应该在戒上下功夫。
“成就口戒,得佛六十种无碍清净美妙音声”这六十种都是佛的境界,那可了不得了。比如那个大音,在这说话到多远都能听见,佛讲话的时候都放无量的光芒,谁听谁受益,谁听谁好,谁听谁心里就安。听佛说完了,不管心里多烦恼,马上就去掉了,这多好,是不是?
我们应该成就口戒,别妄语,你要是妄语可不行,老撒谎不行。说:“我撒一点谎行不行?”撒一点也不行,你撒一点谎,将来就有个大谎在那;撒一点谎,心里就不清净了。我们口业应该要清净,不该说的不说。有利于团结的话我们去说,不利于团结的话我们不去说;有利于修行的话我们去说,不利于修行的话我们不说;有利于持戒的话我们说,不利于持戒的话我们不讲。
“若具足意戒”这个脑袋想的事情,什么是意戒?不要老打妄想,想东想西,老给自己安排一切,这就不行了。或是老起心动念,恨这个恨那个,这都不行。或这个好了,那个坏了,这都不行,在脑子的意识里都不要去想。具足意戒了,你就能控制意,而且能够按照戒律去做。
“得一切佛法”一切佛法都会得的。“得一切神通”不是一种、两种、三种、四种,而是无量种神通。而且得了神通以后“心得不动解脱”不用动它,说:“我得飞到天上去,到天上了以后,我转一圈,再办我的什么事。”他不用那样,就在那坐着,一切都能解决,非常自在。
还有《毗婆沙论》:“若人持不杀戒,于未来世决定不逢刀兵灾劫;若能以一诃梨勒果,起恭敬心奉施病僧,于当来世决定不逢疾疫灾劫;若能以一钵之食,起恭敬心奉施僧众,于未来世决定不逢饥馑灾劫。”就是说,持不杀戒,他不会碰到刀兵劫的。如果起恭敬心,就是你能够拿一个小果去施给病僧,将来绝不逢疾疫灾劫。我们现在就有灾劫了,有疫病,就是那个瘟疫。
昨天有一个秦皇岛的居士来电话,说秦皇岛有三个年老的居士上五台山朝山,朝山回来时带了一百串念珠,回来以后就发现有这种病(指二〇〇三年的非典型肺炎)。这三个人已经死掉了,而且去治疗的一个大夫和一个护士都死掉了,其中一个老太太的儿子去侍候她,也死掉了,一下就死掉六个人。这一百串念珠被分配到十二个小区去,现在这十二个小区全部封闭,不允许出入,在家呆着,而且每天都得去量体温。现在的疫情不但没有减轻,反而还加重,所以说现在这个疫情非常重。
我们有时候在这方面就忽视了,你想避免这个疾疫,必须要对病人起恭敬心。有病人了,你赶紧去供养。我们有时候就做得不好,看见谁有病了“你看,他又休息了,又不干了。”那不行啊,人家有病你得去安慰、去看一看。你没有吃的,最起码的,你给刷刷鞋、洗洗脚、洗洗衣服,是不是?这个事你应该可以做的吧?打扫打扫卫生,把屋里擦得干干净净的,安慰安慰,倒杯水什么的。
但我们有时候一看谁有病了,反而还起烦恼“你看他,老有病,老休息。”这就不合适了,是不是?我们应该起恭敬心。如果这样起恭敬心,你将来会免去疾病的这种灾劫。我们现在做还赶趟,赶紧做,发现谁有病赶紧去帮忙。要是不帮忙,最后灾劫来了是跑不掉的。
同时也讲了“一钵之食,起恭敬心奉施僧众,于未来世决定不逢饥馑灾劫”你就拿一口食物供养给僧众,你将来就不会饿着的,这都是因果的事。所以我们吃东西千万要省,要想到别人。
我们现在都是有行堂的,行堂的时候你也得加小心。比如说打咸菜,一看这咸菜挺好,你不能要一下又要,再来一下,再来一下…你都要完了,别人吃的就少了,是不是?有时候一看这菜不太多,盆里不太多,那要一次就行了。如果要一次的时候有可能剩,剩了,等他再分的时候再要呗,是不是?不能说:这一下我就要足了,别人吃不吃我不管,如果不给还在那直比划:再往里添、添…这就不合适了。自己喜欢吃什么就使劲要,那不好,应该是自己喜欢的一定要想到大家,就是有行堂的你也得想到大家。
像我在那吃饭似的,他打食物的时候,第一个肯定搁我那打,我怎么要,他怎么给我,对不对?有时候我就不敢再去要,因为啥呢?一看那食物都非常少或是好,大家先分一分,或是我分一点,大家都得有份。你随时随地都要想到大家能不能吃到,这个也是很重要的,不能被自己的贪欲心所蒙蔽,你别看是吃饭,你都得加小心。
有时候是我们需要的,我们需要也得平等来看。就是平时怎么要就怎么要,如果见到过少了,我们就推辞,叫下面的要,给别人吃。像苦菜,刚一下来都是非常好的,你自己“咣咣”的左要右要,要一大盆子,等到别人吃就剩一点了,特别是居士吃的时候就没有了,那怎么办呢?
我现在就是,如果看到居士吃不上这个菜,我心里可难受了,觉得我就像犯罪似的。我有这种感觉,就像犯罪,这个饭就吃不下去,这个食物没法往里吞咽。你连一口食物都不能和大众去和合,你说这舍身舍命,那就更做不到了,是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