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tice: iconv(): Detected an illegal character in input string in D:\wwwroot\biquzishiying_zhanqun\www.qxnzxpm.com\web\inc\function.php on line 612
序(4/7)_孝经注疏_历史_番外小说网

番外小说网

字:
关灯 护眼
番外小说网 > 孝经注疏 > 序(4/7)

序(4/7)



朕闻上古,其风朴略,

[疏]朕闻上古至德之本欤。○正义曰:自此以下至于序末,凡有五段明义,当段自解其指,于此不复繁文。今此初段,序孝之所起,及可以教人而为德本也。○朕者,我也。古者尊卑皆称之,故帝舜命禹曰:“朕志先定。”禹曰:“朕德罔克。”皋陶曰:“朕言惠可底行。”又屈原亦云:“朕皇考曰伯庸。”是由古人质,故君臣共称。至秦始皇二十六年,始定为天子之称。闻者,目之不睹,耳之所传。曰“闻上古”者,经典所说不同,案《礼运》郑玄注云“中古未有釜甑”则谓神农为中古;若《易》历三古,则伏羲为上古,文王为中古,孔子为下古;若三王对五帝,则五帝亦为上古,故《士冠记》云“大古冠布”下云“三王共皮弁”则大古五帝时也,大古亦上古也。以其文各有所对,故上古、中古不同也。此云上古者,亦谓五帝以上也。知者,以下云“及乎仁义既有”以《礼运》及《老子》言之,仁义之盛在三王之世,则此上古自然当五帝以上也。云“其风朴略”者,风,教也;朴,质也;略,疏也。言上古之君,贵尚道德,其于教化,则质朴疏略也。

虽因心之孝已萌,而资敬之礼犹简。

[疏]正义曰:“因犹亲也,资犹取也。言上古之人,有自然亲爱父母之心。如此之孝,虽已萌兆,而取其恭敬之礼节,犹尚简少也。《周礼》“大司徒教六行,云孝、友、睦、姻、任、恤”注云“因亲于外亲,”是因得为亲也。《诗·大雅·皇矣》云:“惟此王季,因心则友。”《士章》云:“资于事父以事君,而敬同。”此其所出之文也,故引以为序耳。

及乎仁义既有,亲誉益著。

[疏]正义曰:“及乎”者,语之发端,连上逮下之辞也。“仁”者兼爱之名“义”者裁非之谓。“仁义既有”谓三王时也。案《曲礼》云:“太上贵德。”郑注云:“大古帝皇之世。”又《礼运》云:“大道之行也。”郑注云:“大道谓五帝时。”老子《德经》云:“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是道德当三皇五帝时,则仁义当三王之时可知也。慈爱之心曰亲,声美之称曰誉。谓三王之世,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亲誉之道,日益著见,故曰“亲誉益著”也。

圣人知孝之可以教人也,

[疏]正义曰:圣人谓以孝治天下之明王也。孝为百行之本,至道之极,故经文云:“圣人之德,又何以加于孝乎?”

故“因严以教敬,因亲以教爱”

[疏]正义曰:引下经文以证义也。

于是以顺移忠之道昭矣,立身扬名之义彰矣。

[疏]正义曰:经云:“君子之事亲孝,故忠可移于君。”又曰:“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言人事兄能悌,以之事长则为顺;事亲能孝,移之事君则为忠。然后立身扬名,传于后世也。昭、彰皆明也。

子曰:“吾志在《春秋》,行在《孝经》。”

[疏]正义曰:此《钩命决》文也。言褒贬诸侯善恶,志在于《春秋》,人伦尊卑之行,在于《孝经》也。

【1】【2】【3】【4】【5】【6】【7】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日常偷渡失败空赋倾城色(NP)风吹不进(1V2)失败者(np)星际入侵(np)魔头的命根 (双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