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亦取其重之意也。○注云“
女”○正义曰:“未嫁者也。”
公孙丑问曰:“曰:‘《小弁》,小人之诗也。’”孟
曰:“何以言之?”曰:“怨。”(
,齐人也。《小弁》,《小雅》之篇,伯奇之诗也。怨者,怨亲之过,故谓之小人。)曰:“固哉!
叟之为诗也。有人于此,越人关弓而
之,则己谈笑而
之,无他,疏之也。其兄关弓而
之,则己垂涕泣而
之,无他,戚之也。《小弁》之怨,亲亲也。亲亲,仁也。固遥夫,
叟之为诗也。(固,陋也。
年长,孟
曰:陋哉!
父之为诗也。疏越人,故谈笑。戚,亲也,亲其兄,故号泣而
之,怪怨之意也。伯奇,仁人,而父
之,故作《小弁》之《诗》曰:何辜于天?亲亲而悲怨之辞也。重言固陋,伤
叟不达诗人之意也。)曰:“《凯风》何以不怨?”(《诗·邶风·凯风》之篇也。公孙丑曰:《凯风》,亦孝
之诗,何以独不怨?)曰:“《凯风》,亲之过小者也。《小弁》,亲之过大者也。亲之过大而不怨,是愈疏也。亲之过小而怨,是不可矶也。愈疏,不孝也。不可矶,
[疏]“曹”至“馀师”○正义曰:此章指言天下大
,人病由之,病于不为,不患不能,是以曹
请学,孟
辞焉,盖《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曹
问曰:人皆可以为尧、舜,有诸”曹
,曹君之弟也,姓曹名
。然曹
问孟
曰:凡人皆可以为尧、舜二帝,有诸否乎?“孟
曰然”孟
答之,以为诚如是也。“
闻文王十尺”至“如何则可”者,曹
又言,
尝闻文王
长十尺,汤王
长九尺,今
亦长九尺四寸,但独
粟而已,当如之何则可以为尧、舜。“曰奚有于是”至“是桀而已矣”孟
答之,曰何有于此言之谓乎!言非论
长、短之谓也,所以为尧舜者,是亦为之而已。且托今有人于此,其力不能举任一匹
之小,是则为无
力之人也。今又曰能举任三千钧之重,则为有
力之人也。如是言之,则能举乌获千钧之重任者,此亦足为乌获之徒而已矣。且夫人岂以不能举胜一匹夫之
小为忧患哉!但不为之耳。如用力举之,则胜矣。以言人之所
为尧舜者,岂患其不能为之哉?亦但不为之耳。且以徐缓而行,后于长者,是谓之悌顺;急疾而行,先于长者,谓之不悌顺。夫徐缓而行者,岂凡人所不能如是哉!但所不为徐行之矣。夫尧舜二帝,之
而已,
今若
服尧之法服,以衣服不越礼,
诵尧之法言,以其言有法度,所行则行尧所行尧所行之迹,以其行不
,如此,是亦为尧之徒矣。若
于今
乃服桀非常之服,
诵诡懦之言,所行乃行桀
之行,如此,是亦为桀而已矣。“
得见于邹君”至“于门”曹
闻孟
言至此,乃曰:
得见邹君,可以因而假馆舍,愿留止而受业于夫
之门,而学于孟
也。“曰:夫
若大路”至“馀师”孟
乃答之曰:夫
若大路,较然易行也,岂为难知者哉?言不难知也。但人病不求之耳,
归曹而自能求之而行其
,亦不少师也,何必愿受业于我。孟
所以答之此者,盖为曹
挟邹君而问,是挟贵而问者也,是以辞之而已,抑亦不屑教诲之谓也。○注“百钧三千斤”○正义曰:已前篇说之矣。○注“乌获有力人也”正义曰:案皇甫士安《帝王世纪》云:秦武王好多力之士,乌获之徒并皆归焉。秦王于洛
举周鼎,乌获两目血
。六国时人也。孟
假是而开辟曹
之蔽而已矣。
曹问曰:“人皆可以为尧、舜,有诸?”孟
曰:“然。”(曹
,曹君之弟。
,名也。答曰然者,言人皆有仁义之心,尧、舜行仁义而已。)“
闻文王十尺,汤九尺。今
九尺四寸以长,
粟而已,如何则可?”(
闻文王与汤皆长而圣。今
亦长,独但
粟而已,当如之何?)曰:“奚有于是?亦为之而已矣。有人于此,力不能胜一匹
,则为无力人矣。今曰举百钧,则为有力人矣。然则举乌获之任,是亦为乌获而已矣。夫人岂以不胜为患哉?弗为耳。(孟
曰:何有于是言乎?仁义之
,亦当为之乃为贤耳。人言我力不能胜一小
,则谓之无力之人。言我能举百钧,百钧,三千斤也,则谓之有力之人。乌获,古之有力人也,能移举千钧。人能举其所任,是为乌获才也。夫一匹
不举,岂患不能胜哉?但不为之耳。)徐行后长者谓之弟,疾行先长者之不弟。夫徐行者,岂人所不能哉!所不为也。(长者,老者也。弟,顺也。人谁不能徐行者,患不肯为也。)尧、舜之
,孝悌而已矣。
服尧之服,诵尧之言,行尧之行,是尧而已矣。
服桀之服,诵桀之言,行桀之行,是桀而已矣。”(孝悌而已,人所能也。尧服,衣服不逾礼也。尧言,仁义之言。尧行,孝悌之行。桀服,谲诡非常之服。桀言,不行仁义之言。桀行,
之行。为尧似尧,为桀似桀而已矣。)曰:“
得见于邹君,可以假馆,愿留而受业于门。”(
学于孟
,愿因邹君假馆舍,备门徒也。)曰:“夫
,若大路然,岂难知哉?人病不求耳。
归而求之,有馀师。”(孟
言尧、舜之
,较然若大路,岂有难知,人苦不肯求耳。
归曹而求行其
。有馀师,师不少也,不必留馆学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