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都曰:“外人皆称夫
好辩,敢问何也?”(公都
,孟
弟
。外人,他人论议者也。好辩,言孟
好与杨、墨之徒辩争。)孟
曰:“予岂好辩哉,予不得已也。(曰:我不得已耳,
救正
,惧为邪说所
,故辩之也。)天下之生久矣,一治一
。当尧之时,
逆行,泛滥于中国,蛇龙居之,民无所定,下者为巢,上者为营窟。(天下之生,生民以来也,迭有治
,非一世。
生蛇龙,
盛则蛇龙居民之地也。民患
,避之,故无定居。埤下者于树上为巢,犹鸟之巢也。上者,
原之上也。凿岸而营度之,以为窟
而
之。)《书》曰:‘洚
警余。’洚
者,洪
也。(《尚书》逸篇也。
逆行,洚
无涯,故曰洚
也。洪,大也。)使禹治之,禹掘地而注之海,驱蛇龙而放之菹。
由地中行,江、淮、河、汉是也。险阻既远,鸟兽之害人者消,然后人得平土而居之。(尧使禹治洪
,通九州,故曰掘地而注之海也。菹,泽生草者也,今青州谓泽有草为菹。
行于地而去也,民人下、
就平土,故远险阻也,
去,故鸟兽害人者消尽也。)尧、舜既没,圣人之
衰,暴君代作。坏
室以为污池,民无所安息;弃田以为园囿,使民不得衣
;邪说暴行又作。园囿污池,沛泽多而禽兽至。(暴,
也。
君更兴,残坏民室屋,以其
为污池;弃五现田,以为园囿长逸游而弃本业,使民不得衣
,有饥寒并至之厄;其小人则放辟邪侈,故作邪伪之说,为
寇之行。沛,草木之所生也。泽,
也。至,众也。田畴不垦,故禽兽众多。谓羿、桀之时也。)及纣之
,天下又大
。周公相武王,诛纣伐奄,三年讨其君,驱飞廉于海隅而戮之;灭国者五十;驱虎豹犀象而远之:天下大悦。(奄,东方无
国。武王伐纣,至于孟津还归,二年复伐,前后三年也。飞廉,纣谀臣,驱之海隅而戮之,犹舜放四罪也。灭与纣共为
政者五十国也。奄,大国,故特伐之。《尚书·多方》曰:“王来自奄。”)《书》曰:‘丕显哉!文王谟。丕承哉!武王烈。佑启我后人,咸以正无缺。’(《书》,《尚书》逸篇也。丕,大。显,明。承,缵。烈,光也。言文王大显明王
,武王大缵承天光烈,佑开后人,谓成康皆行正
无亏缺也,此周公辅相以拨
之功也。)世衰
微,邪说暴行有作,臣弑其君者有之,
弑其父者有之,孔
惧,作《
秋》。《
秋》,天
之事也。是故孔
曰:‘知我者其惟《
秋》乎!罪我者其惟《
秋》乎!’(世衰
微,周衰之时也。孔
惧正
遂灭,故作《
秋》,因鲁史记,设素王之法,谓天
之事也。知我者谓我正纲纪也,罪我者谓时人见弹贬者。言孔
以《
秋》拨
也。)圣王不作,诸侯放恣,
士横议,杨朱、墨翟之言盈天下,天下之言,不归杨则归墨。杨氏为我,是无君也。墨氏兼
,是无父也。无父无君,是禽兽也。(言孔
之后,圣王之
不兴,战国纵横,布衣
士游说以
诸侯,若杨墨之徒
[疏]“盈之曰”至“何待来年”○正义曰:此章指言从善改非,坐而待旦,知而为之,罪重于故,譬犹攘(又鸟),多少同盗,变恶自新,速然后可也。“
盈之曰:什一,去关市之征,今兹未能,请轻之,以待来年”
盈之即
不胜,字盈之也,为宋国之大夫,问于孟
曰:
使宋君去关市之征税,今年未能尽去,且使轻取之,以待来年然后尽去之,如之何?“孟
曰:今有人日攘其邻之(又鸟)”至“何待来年”孟
以此比喻之,以答盈之之言非也。言今有人日
攘取其邻家之(又鸟)者,或有人告之曰:此攘(又鸟)乃小人盗贼之
,非君
大公至正之
也。乃曰:请损之,但月攘一(又鸟),以待来年,然后止而勿攘。今
如知宋君取关市之税为非义,若此攘(又鸟)之非
,斯可速而止之耳,何可待来年然后已乎?此孟
所以告之是耳。
去,且使轻之,待来年然后复古,何如?)孟曰:“今有人日攘其邻之(又鸟)者,或告之曰:‘是非君
之
。’曰:‘请损之,月攘一(又鸟),以待来年然后已。’如知其非义,斯速已矣,何待来年?”(攘,取也,取自来之
也。孟
以此为喻知攘之恶当即止,何可损少,月取一(又鸟),待来年乃止乎?谓盈之之言若此类者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