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定公薨。世谓然友曰:“昔者孟
尝与我言于宋,于心终不忘。今也不幸至于大故,吾
使
问于孟
,然后行事。”(定公,文公父也。然友,世
之传也。大故,谓大丧也。)然友之邹,问于孟
。(孟
归在邹也。)孟
曰:“不亦善乎!亲丧固所自尽也。(不亦者,亦也。问此,亦其善也。)曾
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可谓孝矣。’(曾
传孔
之言。孟
令世
如曾
之从礼也。时诸侯皆不行礼,故使独行之也。)诸侯之礼,吾未之学也。虽然,吾尝闻之矣:三年之丧,斋疏之服,饣
粥之
,自天
达于庶人,三代共之。”(孟
言我虽不学诸侯之礼,尝闻师言,三代以事,君臣皆行三年之丧。斋疏,斋衰也。饣
,麋粥也。)然友反命,定为三年之丧父。兄百官皆不
也,故曰:“吾宗国鲁先君莫之行,吾先君亦莫之行也。至于
之
而反之,不可。(父兄百官,滕文同姓异姓诸臣也,皆不
使世
行三年。滕、鲁同姓,俱
文王。鲁,周公之后;滕,叔绣之后。敬圣人,故宗鲁者也。)且志曰:‘丧祭从先祖。’”曰:“吾有所受之也。”(父兄百官且复言也。志,记也,《周礼·小史》掌
国之志。曰丧祭之事,各从其先祖之法。言我转有所受之,不可于己
独改更也。一说“吾有所受之”世
言我受之于孟
也。)谓然友曰:“吾他日未尝学问,好驰
试剑。今也父兄百官不我足也,恐其不能尽于大事,
为我问孟
。”(父兄百官见我他日所行,谓我志行不足,似恐我不能尽大事之礼,故止我也。为我问孟
,当何以服其心,使其信我也。)然友复之邹问孟
。孟
曰:“然,不可以他求者也。孔
曰:‘君薨,听于冢宰。ヱ粥,面
墨,即位而哭,百官有司莫敢不哀,先之也。’(孟
言如是,不可用他事求也。丧尚哀,惟当以哀戚
之耳。国君薨,委政冢宰大臣,嗣君但尽哀情,ヱ粥不
,颜
墨。
,甚也。墨,黑也。即丧位而哭,百官有司莫敢不哀者,以君先哀之也。)上有好者,下必有甚焉者矣。君
之德,风也。小人之德,草也。草上之风必偃。是在世
。”(上之所
,下以为俗。尚,加也。偃,伏也。以风加草,莫不偃伏也。是在世
以
帅之也。)然友反命,世
曰:“然,是诚在我。”(世
闻之,知其在
,
行之也。)五月居庐,未有命戒。百官族人可谓曰知。(诸侯五月而葬,未葬,居倚庐于中门之内也。未有命戒,居丧不言也。异姓同姓之臣可谓曰知世
之能行礼也。)及至葬,四方来观之,颜
之戚,哭泣之哀,吊者大悦。(四方诸侯之宾来吊会者,见世
之憔悴哀戚,大悦其孝行之
也已。)
公。以其能安民大虑,故以定为谥;以其能慈惠民,故以文为谥。鲁有文公、定公之号,周有文王、定王之名。其谥虽与滕君同,然称其实,盖不无异焉。凡称公者,盖古者天
有三公称公,王者之后称公。其馀大国称侯伯,小国称
。男之君亦得称公者,非僭之也,以其国人尊之,故称公而已。○注云“成纾勇果者也”“公明仪,贤者也”○正义曰:以意推之,则成缰勇果、公明仪之贤者可知矣,人亦未详,《礼》于《檀弓》有公明仪,而注亦无所说,亦以孟
之时事罕有所载,学者亦不必规规务求极焉。○注“若药不瞑眩,厥疾不瘳”○正义曰:《商书·说命》篇。孔氏《传》云:“开汝心,沃我心,如服药必瞑眩,极其病乃除,
其
切言以自警。”
[疏]“滕定公薨”至“吊者大悦”○正义曰:此章指言事莫当于奉礼,孝莫大于哀恸,从善如,文公之谓也。“滕定公薨”者,滕文公之父死也。“世
谓然友曰:昔者孟
尝与我言于宋,于心终不忘。今也不幸,至于大故,吾
使
问于孟
,然后行事”者,然友,世
之傅也。世
谓然友,言往日孟
曾与我言于宋国之事,于我心至今常存,终不为忘之也,今也不幸至于父丧之大故,我
使
问于孟
,然后行其父丧之事。“然友之邹,问于孟
”者,孟
将以自宋归邹也,然友乃往邹国,问孟
以世
所问之事。“孟
曰:不亦善乎!亲丧固所自尽也”者,孟
答然友,谓不亦善然友以世
所问也。“曾
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可谓孝矣”至“三代共之”者,孟
以此答然友之问,言曾
谓父母在生之时,当以礼奉事之,如冬温夏清,昏定晨省,是其礼也;父母死之时,当以礼安葬之,如辟踊哭泣,哀以送之,卜其宅兆,而安厝之,是其礼也;及祭之礼,如
秋祭祀,以时思之,陈其矬,而哀戚之是也:能如此,则可谓之能孝者矣。如问其诸侯所行之礼,则我未之学也。虽然,为未尝学诸侯之礼,我尝闻知之矣言。闻三年父母之丧,以{文衣}疏{文衣}衰之服,以麋粥之
。凡此三年之丧,自上至于天
,下而达于庶人,三代夏、商、周共行之矣。“然友反命”者,然友自邹得孟
之言,乃反归命告于滕公也。“定为三年之丧,父兄百官皆不
也,故曰:吾宗国鲁先君莫之行也”至“于
之
而反之,不可”者,是世
因然友问孟
归后,乃定为三年之丧事,其滕之同姓与异姓诸臣,皆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