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外小说网

字:
关灯 护眼
番外小说网 > 明末四公子 > 方以智4(2/2)

方以智4(2/2)

历法之争,新派在学理上既已获胜,政治上的冤狱,当然亦能获得平反。议政王等先议:“请将光先夺官,议罪。上命光先但夺官,免其罪。”

“历算之术,愈则愈,愈则愈密。汤若望、南怀仁所述作,与杨光先所攻讦,浅疏密,今人人能言之。其在当日嫉忌远人,牵涉宗教,引绳批,诚一时得失之林也。圣祖尝言:‘当历法争议未已,己所未学不能定是非。乃发愤研讨,卒能造密微,穷极其阃奥。’为天下主,虚己励学如是,呜呼,圣矣!”此亦非溢之词。

“千年逢午会,百尽文明。(原注:依邵元会运世推算,正逢午会,万法当明。)汉法推平,唐僧重一行。(原注:先生崇祯时,已中国,所刊历法故名《崇祯历书》。与家君最善,家君亦天学,世后,绝不谈。)有书何异域,好学总同情。因先生意,中怀日夕倾。(原注:予所得穆先生火星法最捷,故相质论。)”

相提携矣!”此亦极中肯之言。总之新旧历法之争,启发了清圣祖重真理、辨是非的科学神,影响其人格的形成,关系极大。圣祖之能成为一个杰的统治者,平三藩、兴文教、重民瘼、察官吏,凡理之所在,笃信力行而不疑,实为其自我训练而有的科学神所使然。《清史稿》二百七十三卷附论:

:此诗当于汤若望罢官以后、未死之前,计其当在康熙五年至七年之间。旧派历家方以排去汤若望为快意,而方中通与汤若望有所游,其为遭忌,亦无足怪。

“顺治间,泰西教士穆尼阁寄寓南京,喜与人谈算学,并不招人耶稣教。”方中通的算学,得自穆尼阁,而历法则由汤若望所授。汤若望且曾授历法于方以智。两代世,渊源不浅,有诗为证。

方中通《陪集》中《陪诗》卷二,有五律一首,题为《与西洋汤未先生论历法》。未即汤若望的别号。诗云:

“拜唐阿”是满洲话,亦为侍卫之一,扈从时职司前驱。康熙制鳖拜,心积虑而声不动,参与机密者只极少数的心腹侍从,颇疑曹雪芹的祖父曹寅亦为其中之一。曹寅以后得恩眷,盖非无故。康熙自诛鳖拜,始得独揽大权,廷中新旧两派之争,至此局面大定。于是南怀仁上疏,为师讼冤。《杨光先传》:

“五月…戊申诏逮辅臣鳖拜,廷鞫。上久悉鳖拜专横政,特虑其多力难制。乃选侍卫,拜唐阿年少有力者,为扑击之戏。是日,鳖拜见,即命侍卫等掊而系之。于是有善扑营之制,以匠臣领之。庚申,王大臣议鳖拜狱上,列陈大罪三十,请族诛。”

就在这时候,十六岁的康熙,了一件人意料而确可令人佩服的大事,《清史稿-圣祖本纪》康熙八年记:

方中通则纯为新派,其学自穆尼阁、汤若望。穆尼阁其人,不如汤若望、南怀仁知名,非研究天主教史者,不能其生平,今于刘声木《苌楚斋随笔》卷四中得一条:

“南怀仁等复呈告光先依附鳖拜,将历代所用洪范五行,称为《灭蛮经》,致李祖白等无故被戮。援引吴明诬告汤若望谋叛。下议政王等议:坐光先斩。上以光先老,贷其死,遣回籍,卒。刑议,明坐奏事不实,当杖。上命笞四十,释之。”汤若望则复封号,视原品赐恤,封号原为“通玄教师”因圣祖名玄烨,避讳改玄为微。

这一冤狱的平反,在杨光先、吴明一系的旧派,自有刺骨之恨。随时谋求报复,亦在意中。方氏父被诬,可能即为旧派对新派的一报复。

:清初畴人,首称“南王北薛”南王为吴江王锡阐、北薛为山东薛凤祚,俱通中西之学,与新旧两派皆有往。纯属旧派者,常州龚士燕,康熙六年应募京,为旧派钦天监官所引重,康熙八年“定用西法而古历卒不行”因于后二年“以疾归”实为锻羽而归。

【1】【2】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日常偷渡失败空赋倾城色(NP)风吹不进(1V2)失败者(np)星际入侵(np)魔头的命根 (双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