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外小说网

字:
关灯 护眼
番外小说网 > 放宽历史的视界 > 明《太宗实录》中的年终统计3(2/3)

明《太宗实录》中的年终统计3(2/3)

(单位:千引)(D)征收盐引盐引数目,在永乐年间之初期,每年120万引增至中期之150万引,兹后即逐渐下降,至低于110万引。(1411年数目不见于实录。)但其伸缩,事实上尚为可能。当时除有少数“小引”外,标准大引,每引400斤,率计算可供成人40人一年之所需。如年产盐120万引至150万引,即可供6 000万人一年之所需。此与当时官方报告之人数,亦算相符。

征收盐引额数

实录原文未叙明所称数目自“军屯”或包括“民屯”但是明代军屯,全是“一笔糊涂账”则无可置疑。王毓铨先生作《明代的军屯》,还只轻描淡写地说数目上有夸大之《明代的军屯》,页217。。而实际上其夸大到难于置信的地步。图表三的每况愈下,即无法解释。何以永乐初年,粒几与田赋等量齐观?何以后来会退缩数倍?如果以前有剩余,此剩余何去?以后如有减缩,又曾何法补救?明代文献中不能寻适当的解答。

图表三永乐年间

增加中的一个阶段。

屯田粒数额



(单位:百万石)

以上数字之比较可靠,因其会计制度有法律的监视。漕粮北运,由运军为之。自江南次由纳税的县分兑,至北京仓库缴纳销差,运军的总旗小旗(等于排长、班长)责无旁贷,如有差失,此辈须卖儿鬻女筹款赔偿Taxation and Governmental Finance,。这立法,不近人情,令人发指。但是财政责任,反比一般官僚事者分明,所以凡上级能确切加压力于下级时,其会计则可置信。

何以《太宗实录》内屯田粒几成直线下降,只好猜测系当时上级冠冕堂皇地责成各队屯田,自五军都督府至各卫所,不得不尽量报告,全赴事,于是照人数计屯田粒。永乐既好大喜功,经常征集卫所员兵远征。每一差派,负责官员才有所借,将粒数剔除。这是我们暂时的结论。(除非更有新发现之资料提供新说法,并指这猜测谬误外,目前情况不明,更无其他方法,足以解释此中奥妙。)

此间应注意者,明代之军屯与民屯,始终无中枢之行政机构负责掌。工之屯田清吏司掌理柴炭名不副实。在国防边境之卫所,奉命利用所在可以耕的田土是否可行,上级毫不闻问。在内地之卫所,所拨为军屯的田地,也不是集中于一,而是此数亩,彼数亩,与民间田土,互相错综。《明史》所称每军受田五十亩,粒二十四石《明史》,771884。,只能代表中央设计者理想中的原则,与事实完全不符。《明梦余录》指四川省在明代初年称有屯田65 954 500亩,而当时军则只有14 822人,如全数屯田,则每军应耕田4 500亩矣孙承泽《明梦余录》(香港影印古香斋袖珍本)。。其不足信可知。而这谎报,迄明代未止。如嘉靖年间各边区仍有屯田粒数,而尚书潘璜即奏称“十数年并无一通关奏缴”徐孚远等编《皇明经世文编》(台北,1964影印本),19819。。庞尚鹏奉命清查军屯,其报告辽东情形,则称“兵荒相寻,尺藉消耗,耕作之业,率归舍余,屯军已尽废矣”及其至大同,则称“或据册有数,而纳粮无人”及其至甘肃,则称其经理为“纵收缩,莫知端倪” 《皇明经世文编》,,24;3593;36010。。而官方统计,仍称屯粮收每年370万石,其虚冒情形可知矣。

(C) 屯田粒屯田粒在《太宗实录》中有一直下降的趋势。自1403年之二千三百余石降至1424年之五百余石。在永乐之二十二年之内,只有三次次年之数超过前年之数;而只有一年,此超过之数目,数量尚为可观。而前后三次,每增之后又降,且降至以前更低之数额。

图表四永乐年间

【1】【2】【3】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空赋倾城色(NP)日常偷渡失败风吹不进(1V2)失败者(np)星际入侵(np)魔头的命根 (双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