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怎么想了,我倒觉得在战场采访更好一些。普通老百姓不会在这么大的范围内同时遇到灾难,所以容易集中采访对象,活动起来也方便,还容易搭帐篷。"和她搭档的摄像师盐野说。
从堆积如山的瓦砾中捡了所需的
品,一个旅行包就足够装了。几乎没有值钱的东西,只有保险合同、存折、印章还算重要,存折上也没有多少钱。另外还有几件换洗衣服。
停在外面的是一辆白的带篷卡车,车
上印着"××建材店"的字样。
冬提
由她找车,雅也并不知
内情。
"另外,今天有个姓木村的人来电话了,怎么回事?"主任问。
克挂断电话,把任务传达给了盐野。他苦笑不已。
"东京?"
"这和我们已经没有任何关系了。"她微笑着说。
手机响了,克和盐野面面相觑。肯定又是主任。不知这次又让去哪里,又要命令拍到怎样悲惨的画面。
克本不打算给那个木村打电话,也没有时间。
"你在建材店有熟人?"雅也问。
雅也心情复杂地发动了汽车。他们要去和歌山。冬说已经和那里的火葬场谈妥,可以在那里
理遗
。
雅也在育馆的
等了一会儿,
冬从前面走了过来。和平时一样,她仍穿着
仔
羽绒背心。她今天化了淡妆,显得更加
丽动人。如果再
发型,穿着再时尚些,走在街上估计会
引所有人的
球。
"保密。"她把指贴到
边。
他们用平板车搬运新海夫妇和幸夫的遗,志愿者们也帮了忙。
"啊,真的。哦,原来是建材店的车呀。"冬好像刚注意到。
"停在外面。遗呢?"
终于脱掉了这几天一直穿在上的防寒服,找到了一件
呢短大衣,虽然是便宜货。
在
衣的外面,
觉多少恢复了以前的文化生活。
"在和歌山火葬完后怎么办?"雅也说了心中的疑问。
"让你久等了。"
"好了,发吧。"坐在副驾驶座上的
冬说。她看上去心情极好。
昨天就听说有一个姓木村的人给自己打过电话,却想不起那人是谁。听说那人声称曾借给自己录像带,她却不记得此事。
泽克疲惫不堪地倒在廉价长椅上。这几天一直没在床上睡过,
据指示在灾区四
奔走,在各
避难所采访,没法洗澡,吃的也只是用
托车送来的盒饭。
"嗯,这还用说。"
冬伸手关掉了收音机。
"喂,雅也,这世上东西多的是,车也是如此,我只是钱借用了那多得快要冒
来的东西。没必要在意这些,快
把遗
放上去。"
听说政府官要巡视灾区,主任指示要去采访。克
只觉得无聊。装模作样的
官穿着防灾服走动的表演有什么可拍的?
"车呢?"
"不清楚,回台后再查查吧。"
"什么?"
车开去没多远,就碰上了堵车。这也是预料之中的事。
装好遗,两人上了车。
冬的行李已经放在里面,有三个包,全是名牌货。
"你从哪儿借来的?"雅也问。
收音机在天气预报后开始播新闻,是地震造成的受灾情况。据说遇难者已超过五千人,有很多都份不明。
"哦。那就去东京吧,去东京。"
"这可让我有些不放心了。"
"这个,我还没想好。"
既然知她的名字和工作单位,也许见过名片。克
来这里后曾给过几个人名片,不是见人都给,但只要对方索取,就不好拒绝。忘了什么时候在某个避难所拍摄时,曾有一个年轻女人索要名片。那人自称是志愿者,希望克
不要擅自拍摄受灾者。记得是个漂亮女人,拿到名片后才认可似的走开。
要舍弃自己的家,最大的难题是埋在里面的父亲的遗。棺材已破烂不堪,遗
也近乎支离破碎,在志愿者和政府工作人员的帮助下总算运到了避难所。棺材被黑
塑料袋取代了,这也是无奈之举。殡仪馆方面没有任何消息,雅也决定不
了,反正丧葬费是后付的。在这
局面下,殡仪馆绝不会上门索要守夜的费用。各地的火葬场都无法使用,殡仪馆应该也是一片混
。
"这上面不是写着吗?"雅也指着卡车的一侧。
雅也不明白她为何这么肯定地选择东京,但也没再问。现在只能听命于她了。
克没有答腔。盐野总是在发牢
。她没有回答的气力了,
力上已经接近极限,最主要的是
神上快撑不住了。这几天不知目睹了多少人的悲剧。她已不再把遗
看成人了,只是当成一个
。她甚至有
危机
,觉得再这样下去,自己会
神分裂。
"都好了,随时可以搬运。"
"雅也,你有什么打算?"
关于那盘录像带,雅也一直什么也没问。他不敢问。她全知。明明知
却救了他,为什么?是因为她差
被
的时候被他救过?或许有这方面的原因,但不会这么简单。另外,她究竟是如何赶在佐贵
前面
到录像带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