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第二天一整天元子的思绪始终被岛崎须美江的话缠绕着,挥之不去。
梅村在赤坂的日式酒家中只是很小的一家,里面只有五间日式榻榻米包间,最大的一间也只有十二铺席子大小。不算二楼只算地面面积的话只有三十坪左右吧,算上周围的ting院估计也不过六十坪。听须美江说,那家料理店是人们在正式晚宴结束后作为第二次宴会来使用的。
她口中所描述的梅村勾起了元子想窥视一下那雅致围墙里面的想法。因为老板娘资助人的关系,有不少政界人士、企业界人士光顾店里。不过江口大辅也并非什么了不起的大腕政治家,因此倒没有什么不得了的政治家光顾,也没有称得上财界jutou的一liu企业家光临。
不过即便如此梅村和普通的酒吧也迥然不同。壑子的"烛台"在银座够得上最高级的俱乐bu了,虽然客人的层次也不错,但是政治家或者有地位的大老板都不会光顾。公司上班族中最高职位也不过是董事或某bu门的buchang级人士。他们在店里不过喝喝酒,和女孩子们开个玩笑什么的,从来不说关于工作上的事情。而遇到重要的或者秘密事情要谈时,他们会在其他地方谈完后才来这类酒吧喝酒。而他们最初走的那家就是像梅村这zhong店。
像梅村那样的小料理店,政治家、企业家也会在那里进行畅谈。他们在一起商量委托业务、探讨委托方法以及酬金等等诸多问题。据说并非政治家而是银行toutou坐在上宾席位的时候居多。多半是企业经营者因平时多受银行的照顾而来这里向他们表示答谢,与此同时又向银行提出贷款。
元子脑海中浮现出她在东林银行千叶分行工作期间常来的总行经理以及其他银行董事们的脸。每当他们要来视察工作时,银行工作人员就必须比平时早一个小时上班,将店里打扫得干干净净。清扫工作由女职员们承担,而分行经理和副经理则会显得万分jin张。
尤其是元子"退职"时的分行经理藤冈彰一,xing格谨小慎微,和他那对cucu的眉mao极不相称。而副经理村井亨则是一个非常神经质的男人。村井平时总喜欢站在分行经理shen边,表现出在辅助分行经理工作的样子,可在背地里却非常藐视他。村井的心思始终是向着总行的。每当总行来了董事什么人时,为了引人瞩目,村井总是干得特别勤快,鬓边暴起的青jin也jin张得一tiao一tiao的。
而那些从本行来的高级干bu们,对女职员表现出一副和蔼可亲的样子,对其他人就gen本不当一回事了。能够进入他们视线也就是那些可爱的女职员们了,他们那意味shenchang的视线只会瞟向漂亮的女员工。
也有董事记得元子这张脸的。"这个女人到底打算在这里坚持多久啊?还是早点退职算了,这样还可以招个年轻漂亮的女职员进来,安置在客服窗口的话能xi引更多的人来存款。没有什么比那些年纪不断地上去,可却怎么也不结婚、赖着不走的刁蛮女职员更令人讨厌的了。"元子能看懂他们赤luoluo的眼神——这zhong家伙似乎也大模大样地坐在梅村的上座。
在这类料理店里,企业界人士向政治家的托求,由此而产生的两者间的联系也是各zhong各样的,不过去世的江口议员和医大补习学校理事chang桥田常雄之间的关系却是局外人无法知晓的。
据说桥田常雄经营的是专门为报考医科大学而进行补习的学校。元子从梅村女招待须美江嘴里第一次听说那个桥田为了经营自己的补习学校,拜托在文教行政方面有权势的江口帮助他走后门,让他的学生进医大。而江口氏为了自己能连续当选,就要让掌握着票数的政治tou领的子弟进入医科大学,于是将他们送进桥田的补习学校。无疑他们之间本来就有着金钱的jiao易。这zhong相互利用的关系一直维持到江口氏去世。
近来报纸上常有关于走后门进大学,尤其是医科大学、齿科大学的报dao。元子以前看到了这些报dao,也觉得那是和自己生活毫无关联的,因此从来没有关心过。没有孩子的家ting大致也都如此吧。而对于在和自己毫无关系的欺诈事件也就没有太大的兴趣去阅读了。
可是自从听了须美江的话,元子突然感到走后门进大学和自己的生活也有了关联。
她觉得以前要是自己更仔细地阅读这些报dao就好了。这类事情在各zhong周刊杂志中都有过详细报dao。
元子多半是在美容院里阅读周刊杂志的。自从zuo了酒吧经营者以后她每天都要去美容院,那里各zhong周刊杂志一应俱全。阅读的时候也是tou上带着烘发箱。就像坐在电车里那样,烘tou发时,为了消磨这一无聊时光,除了阅读周刊杂志以外就毫无他法了,可以说那是"烘箱下的阅读"。
元子从来不买周刊杂志,家里也没有这类过期的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