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该有人知这东西其实相当危险,可要缩手也来不及了,只好闭嘴,心里肯定在担心会
事。”桐原又发
笑声。
拿到这台二手编码不久,桐原伪造了一张借记卡。友彦并不知
原卡的持有人是谁,因为那张卡停留在桐原手边只有几个小时。
然而,到了今年,桐原说:“仔细想想,本不必拿到别人的借记卡。”当时,他们正在狭窄的办公室内,隔着旧餐桌面对面喝速溶咖啡。
“傍晚到办公室来一趟。”桐原说。
2
大尺寸的女装、女鞋、手提包、假发、镜和化妆品,这些女用装扮全是桐原张罗的。他绝
不提是如何
到的,友彦也不过问。友彦早已由过去相
的经验中得到惨痛的教训,知
桐原有许多领域绝不容他人越雷池一步。
基于这样的理由,友彦决定凡是专业课,都尽可能认真上课。令人惊讶的,是他在课堂上整理的笔记,桐原看得极其认真,为了解笔记的内容,旁还堆着专业书籍。桐原虽从未上过信和大学半堂课,但他无疑是最了解上课内容的人。
他准备了颗粒极细的磁粉,撒在卡片的磁条上。不一会儿,友彦“啊”地叫声来——磁条上浮现
细细的条纹。
“什么意思?”友彦问。
“真是…”友彦想不该说什么。
“亏你得到这
东西。”听友彦这么说,桐原只是微微耸肩,笑了笑。
桐原最近对一样东西很兴趣,那就是借记卡、信用卡等磁卡。
“其实很像斯密码,”桐原说“我在事先知
密码的卡片上重复这么
,就看
模式了。接下来就反向
作,就算不知
密码,只要让模式浮现
来,就可以破解。”
那时桐原一个脸
纠结的笑容。“要是有闲钱去上大学,我还用得着
这
生意吗?”
“就可以用了。”
“这事我不会说第二次。”
友彦无话可说,因为桐原说得一也没错。他很后悔,那时还是应该立刻折返。桐原说的
理并不难,脑
稍微转一下就能明白。怎么连这么简单的
理都想不到?他为自己的愚蠢
到生气。
“密码…”桐原似乎陷了沉思。
“所以才有问题。”桐原低声说“天底下有谁被别人那样问却一声不吭?警察自然会推断一定是有什么原因才不声,这下就会有人推论可能是男扮女装。到那时候,扮女人还有什么意义?”
“那只要在随便捡到、偷到的借记卡上撒上磁粉…”
说起来,友彦选择攻读电机系,便是受到桐原的影响。三时,他的数理成绩很好,考虑就读工学院或理学院,但要选什么学系却难以决定。当时桐原对他说:“以后是计算机的时代,要是你能学到这方面的知识,可以帮我的忙。”
但没有特殊机,如何破解?桐原曾经实际
演给友彦看,那真令人跌破
镜。
压电工程的课程令人昏昏
睡。
据学生间的小
消息,这门课不但不
名,考试的时候对作弊也睁一只
闭一只
,可容纳五十人以上的教室只坐了十来个学生。友彦坐在第二排,
忍着不时会令人失去意识的睡意,将满
白发的副教授慢条斯理解说的弧电放电、辉光放电原理抄在笔记上。如果不动动手,可能随时会趴下睡着。
“好,我本来就打算要去。”友彦打开车门,下了车。目送汽车离开后,他才走下地铁楼梯。墙上贴着《机动战士达》的海报。一定要去看,他想。
桐原似乎用那张伪卡分两次提了二十几万元。惊人的是他竟然从磁卡记载的数据中破解了密码。
友彦狼狈地穿过驾驶座和副驾驶座间的狭小空隙,从放在载货台上的纸袋里拿自己的衣服,在晃动的车
中保持平衡,开始换装。脱掉丝袜时,他有
奇妙的解放
。
那时候,桐原继续从事计算机游戏程序的邮购,而且颇有斩获,友彦也帮他开发程序。桐原所说的“帮忙”指的大概是发展自己的事业。
“也许可以,”友彦回答“可是了也没有意义,使用借记卡时,还要密码,所以卡即使丢了也不必担心,不是吗?”
园村友彦在学校是个认真的学生,至少,信和大学工学院电机系的学生都这么认为。事实上,凡是他选修的课,一定会来上。他会逃课,但仅限于法学、艺术学或大众心理学等与电机无关的公共科目。他才二年级,课表里这类必修课很多。友彦之所以在专业课的课堂上认真听讲,原因可以说只有一个——桐原亮司叫他这么,理由是为了事业。
桐原往椅上一靠,双脚抬到餐桌上,顺手拿起一张名片:“假设这是卡,把它放
机
,机
就会读
磁条上的各项数据,其中一项就是账号和密码。当然,机
不知
卡片的是不是本人。为判断这一
,才会叫你输
密码。只要有人
下磁条上记录的那个号码,机
就
换好衣服、卸完妆,车已停在地铁车站附近。友彦准备下车。
对此,友彦曾对桐原说,既然有这想法,你不如自己去念。桐原的数理科成绩比起他毫不逊
。
然而,这当中自有玄机。事实上,在取得编码前,桐原便已经成功解读了磁卡的模式。
可能是他的样很好笑,桐原难得地
发自心底的愉快笑容。“很可笑吧!这哪里安全了?银行职员常叮咛我们要把存折和印鉴分开保
,可借记卡这
东西,等于把保险箱和钥匙放在一起。”
全没声吗?哼都没哼。”“对啊,所以——”
但是,桐原并没有立刻运用这项秘密技术。除了忙于本行,制作个人电脑程序,更重要的是要拿到别人的卡并没有那么简单,所以只在到那台编码
后,复制了那张来路不明的卡。接下来的一段时间,他都没有提起卡片的事。
过了两三个星期,桐原把一个录音机大小的纸箱搬制作个人电脑程序的办公室,箱
里装的就是编码
,有
磁卡的地方,也有显示磁带内容的面板。
“我听不懂。”
友彦甫大学不久便开始接
磁卡。友彦在学校看到某
设备,能够读取、改写输
于磁带上的数据,叫编码
。听友彦提起编码
,桐原
睛为之一亮,说:“那么只要用那个,就可以复制借记卡了。”
“我知。”友彦回答。桐原不会原谅犯同样错误的笨
,这一
他十分清楚。
友彦这才知桐原不打算继续升学。他下定决心学会电
和计算机的知识,与其浑浑噩噩地面对将来,不如以帮助他人为目的来决定,这样升学更有意义。更何况,他还欠桐原一份人情,无论
多少年都必须偿还。
二夏天的那件事,至今仍在他心里留下
沉的创伤。
“他们真的认为这样不会问题?”
“简单地说,需要现在还在使用的账号,不是密码。想一想,这真是理所当然。”
“对不起。”友彦朝着桐原的侧脸再次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