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我个人来说,人类历史上迄今最残酷的战争,就这样结束了,似乎有不够意思。我在上面谈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时,曾经这样说过:"可是万万没有想到,这一
人类历史上罕见的大戏,开端竟是这样平平淡淡。"今天大战结束了,结束得竟也是这样平平淡淡。难
历史上许多后代认为是惊天地泣鬼神的大战之类的事件,当时开始与结束都是这样地平平淡淡吗?
实际上并非完全如此。国大兵也是有一本账的,他们不知从哪里
到了一个"名单",哥城的各类纳粹
都是榜上有名。
国兵就
图索骥,有一天就索到了我住房对门的施米特先生家里。他有一个女儿是纳粹女青年组织的一个Gau(大区)的
。先生不在家,他的胖太太慌了神,吓得浑
发抖,来敲门求援。我只好走过去,
国兵大概很
意外,问我是
什么的。我说是中国人,是"盟国",来帮他当翻译的。
国兵没有再说话,
但是,对哥廷的德国人来说,不
他们的反应如何麻木,却决非平平淡淡,对一
分人还有切肤之痛。在人类历史上,有许多战胜国
战败国"屠城"的记载,中国就有不少。但是,
国
城以后,没有"屠城",而且从表面上看起来,还似乎非常文明。我从来没有看到"山姆大叔"在大街上污辱德国人的事情。战胜国与战败国之间的关系,似乎颇为
洽。我也没有看到德国人敌视
国兵,搞什么破坏活动。我看到的倒是一些德国女孩
围着
国大兵转的情景,似乎有一些祥和之气了。
er。仍然是一批批炸弹向城里丢。我们所怕的Grossangriff(大攻击)终于来了。好久以后,外面静下来。我们来,看到西城车站一带大火,
烟直升
天空。装弹药的车被击中,汽油车也被击中。大火里
弹声响成一片,真可以说是伟观。8
前回到家来。吃过晚饭,在黑暗里坐了半天,心里极度不安,像
锅上的蚂蚁,终于还是带了东西,上山到那Pilzkeller去。
哥廷城只是德国的一个
,而这个
植鲜蘑菇的山
又只是哥廷
城的一个
,我在这个
中更是一个小小的
。这个小
中的众生相,放大了来看,就能代表整个德国的情况。难
不是这样吗?
Keller里非常冷,围了毯,坐在那里,只是睡不着。我心里很奇怪,为什么有这样许多人在里面,而且接二连三地往里挤。后来听说,党
已经布告,妇孺都要离开哥廷
。我心里一惊,当然更不会再睡着了。好歹盼到天明,仓猝回家吃了
东西,往Keller里搬了一批书,又回去。远
炮声响得厉害。Keller里已经
成一团。有的说,德国军队要守哥城;有的说,哥城预备投降。蓦地域里响起了五分钟长的警笛,表示敌人已经快
城来。我心里又一惊,自己的命运同哥城的命运,就要在短期内决定了,炮声也觉得挨近了。Keller前面仓皇跑着德国打散的军队。隔了好久,外面忽然静下来。有的人
去看,已经看到
国坦克车。里面更
了,谁都不敢
来,怕
国兵开枪。结果我同一位德国太太
来,找到一个
国兵,告诉他这情形。回去通知大家,才陆续
来。我心里很
兴,自己不能制止自己了,跑到一个坦克车前面,同
国兵聊起来。我忘记了这还是战争状态,炮
对着我。回到家已经3
了。忽然想到士心夫妇,以为他们给炸弹炸坏了,因为他们那一带炸得很厉害,又始终没有得到他们的消息。所以饭也吃不下去。不久以纲带了太太同小孩
来。他们的房
被
国兵占据了。同他们谈了谈,心里
成一团,又快乐,又兴奋,说不
应该怎样好。吃过晚饭,同以纲谈到夜
才睡。
上面就是我一个人在关键的三天内写的日记,是一幅简单而朴素的素描。
哥廷就这样被解放了。
无论如何,这是一个极大的转折。从此以后,哥廷
——我相信,德国其他地方也一样——在历史上揭开了新的一页。法西斯彻底完
了。他们横行霸
,倒行逆施,气焰万丈,不可一世,而今安在哉!德国普通老百姓对此反应不像我想得那样剧烈。他们很少谈论这个问题。他们好像是当
挨了一
;似乎清楚,又似乎糊涂;似乎有所反思,又似乎没有;似乎有
在乎,又似乎
本不在乎。给我的总印象是茫然,木然,懵然,默然。一个极端有天才的民族,就这样在一夜之间糊里糊涂地,莫名其妙地沦为战败国,成了任人宰割的民族。不
德国人自己怎样想,我作为一个在德国住了十年对德国人民怀有
厚
情的外国人,真有
哭无泪了。
1945年4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