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外小说网

字:
关灯 护眼
番外小说网 > 高中文言文 > 六国论苏洵(4/7)

六国论苏洵(4/7)

v class="spctrl"> 5。其势弱于秦 -------- 介后

 6。苟以天下之大 -------- 定语后置
 7。破灭之道也 ------- 判断
 8。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 ----- 省略句
 9。与嬴而不助五国也 -------判断句
 10。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 -----省略句
 11。奉之弥繁,侵之愈急 -------省略句
 12。至丹以荆卿为计 -------省略句
 13。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被动 省略
 14。是又在六国下矣 ------ ----- 判断句

五、词类活用 义不赂秦,坚持正义。名词作动词
 牧连却之:动词的使动用法,使…退却,译为打退。
 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礼:礼待。名为动。
 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下:吞下。名为动。
 日削月割,以趋于亡。日、月:每天 、每月。名作状。
 以地事秦:事,侍奉。名词作动词。
 惜其用武而不终也。终,坚持到底。形容词作动词
 不能独完:完好保全;形容词作动词。
 至于颠覆,理固宜然。理:名作状,按理来说。
 始速祸焉。速:形容词作动词,招致。

六、通假字 1。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 通餍 满足
 2。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通倘 如果
 3。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通毋 不要
 4。暴霜露 通曝 冒着
 

写作特点

1。借古讽今,针砭时弊 战国时代,七雄争霸。为了独占天下,各国之间不断进行战争。最后六国被秦国逐个击破而灭亡了。六国灭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根本原因是秦国经过商秧变法的彻底改革,确立了先进的生产关系,经济得到较快的发展,军事实力超过了六国。同时,秦灭六国,顺应了当时历史发展走向统一的大势,有其历史的必然性。本文属于史论,但并不是进行史学的分析,也不是就历史谈历史,而是借史立论,以古鉴今,选择一个角度,抓住一个问题,持之有故、言之成理地确立自己的论点,进行深入论证,以阐明自己对现实政治的主张。因此我们分析这篇文章,不是看它是否准确、全面地评价了历史事实,而应着眼于其强烈的现实针对性。本文从历史与现实结合的角度,依据史实,抓住六国破灭“弊在赂秦”这一点来立论,针砭时弊,切中要害,表明了作者明达而深湛的政治见解。文末巧妙地联系北宋现实,点出全文的主旨,语意深切,发人深省。

2。论点鲜明,论证严密 本文为论说文,其结构完美地体现了论证的一般方法和规则,堪称古代论说文的典范。文章开篇即提出六国破灭“弊在赂秦”的论点;然后以史实为据,分别就“赂秦”与“未尝赂秦”两类国家从正面加以论证;又以假设进一步申说,如果不赂秦则六国不至于灭亡,从反面加以论证;从而得出“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的论断;最后借古论今,讽谏北宋统治者切勿“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文章围绕中心论点展开论证,既深入又充分,逻辑严密,无懈可击。全文纲目分明,脉胳清晰,结构严整。

【1】【2】【3】【4】【5】【6】【7】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