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有什么事?怎么没在老祖宗房里陪着老祖宗?”
宝钗笑道:“大老爷回到府里几日,对咱们已经有了安排,叫我来请二爷过去听听,若是二爷肯做事,大老爷必有安排。”
听说,众人方一起到贾母房中。
不过,宝玉虽已恢复了些神智,却总躲在房中不出来,不愿意出门走动,贾母护着他,舍不得他吃苦,贾赦劝解不得后,只给贾兰和贾环安排了一份抄写的活儿。
贾兰和贾环都觉得日子不好过,央求贾赦如此。贾兰觉得可以默默记诵书籍,熟能生巧,于功课大有裨益,贾环说自己从前抄写经书习惯了,字迹十分端正清晰,速度也较他人为快,所以二人都觉得这件差事很好,且也不累不脏。
贾赦把他们安排在窦夫人的陪嫁书肆里,暗地里托掌柜的额外照应些。
之所以如此,乃因贾家败落后,阖府抄没,除了贾赦和贾琏离开京城时带走的那些,其他的都没了,那几个悄悄带走的田庄地契过到了贾琏名下,而他自己几乎一无所有。
林家也有书肆,且十分有名,贾赦却不愿再让林家费心。对于林家如何为自己家奔走打点相助等事,林如海一字未提,贾敏亦不曾细说,贾赦心里不糊涂,看都能看得出来林家对自己家仁至义尽,如何再让自家那些人让林家帮他们谋算一辈子的前程?
贾赦郑重其事地交代贾兰并贾环道:“咱家失了势,照料你们几个仍是绰绰有余,我已上了折子,请求调任京都,留在家中侍奉老母,你们有什么解决不了的事情只管来找我。然,姑老爷姑太太素日忙得不可开交,尔等不可轻易打扰。若无事生非叫我知道,必不轻饶。”
比起不通世故的贾政,贾赦极明白人心。远着,轻易不登门,乃知本分,他们定会照料些,反之,只会心生厌烦,渐行渐远。
贾兰贾环等恭敬答应。
看着宝玉和湘云一左一右地伴随在贾母身边,宝钗心里发苦,不知如何劝他上进,然而她毕竟心思细致,情知此事唯有徐徐图之,急不来,遂装作不曾看到,只在第二日在贾母跟前说起日常嚼用很该将就俭省,落败至今,也不该有许多人服侍,遂想放几个丫头出去。
宝玉身边最得意的丫鬟即袭人、晴雯二人,贾母最喜晴雯模样标致言谈爽利,偏生王夫人更重袭人,而袭人又私下投诚了王夫人,按贾母的原意,本就不想让袭人继续服侍宝玉的,谁知鸳鸯和她好,竟赎了回来,而晴雯则不知道被卖到哪里去了。所以贾母听了宝钗的这番话,立时便做主放了袭人、秋纹,只留了麝月,又将自己身边的鹦哥给了宝玉。
袭人本不愿离去,奈何宝玉素敬贾母,未曾开口求情,只得哭哭啼啼地跟着来接她的兄长花自芳回家,手里一无所有,唯有贾母赏的二十两银子。
对此,贾赦一笑置之,等待自己的折子上达天听。
在贾琏所任之地,贾赦原本就是谋了个闲职,半点公务不必做,他也做不得,偶尔才去点卯,人人都知他的无能,既无公务,自然不用和人交接,故而折子送到长庆帝跟前,长庆帝立即准奏,令其留居京城。
此事传出,世人都道他孝顺老母,友爱兄弟。
长庆帝倒觉好笑,贾赦为人糊里糊涂,到老依然一味吃酒享乐,哪有这般好?不管外人如何说,其实很有些人心里明白贾赦是为了子孙做的面子情儿。
笑完,放下朝事,长庆帝对俞恒道:“听说已定了大定的日子?”
俞恒面色平静,眼里带着浅浅的喜悦,点头道:“已商定了二十六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