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
戈尔巴乔夫几经搏斗,他终于成为苏联历史上第一位总统,虽然只是昙花一现,没几天就被别人所取代,他被赶下了台,他个人的确是失败了,但是他的事业却没有失败,他拿起自己的政治生命下了一把大注,这在常人眼里他是有些愚蠢,可他赢来的是国家的一种新生。一片灿烂。他让布尔什维克从苏联这个历史舞台上退出,从而结束了那暗淡无光的几十年,使老百姓看到了光明,享受到了太阳的温暖。
他个人的命运,虽然有几分令人感到悲怆,但他的胆量和胆识是令人赞叹的,是无人可攀比的。他已坐上布尔什维克总书记的位置,却不满意布尔什维克的所作所为,主动地带着自己所领导的这支队伍,从铺满着鲜花的历史舞台上撤下来,这需要多大的勇气和何等的勇敢啊!他敢于打破封建传统保守和教条,敢于置疑马克思主义,敢于让社会主义大阵营首先从大本营内部发生裂变…这些,没有足够的胆量,没有做好千刀万剐的思想准备,何以能做得出来。
当然,将过去联盟着的一个苏联,被分裂成若干个有着独立主权的国家,这是他事先没有料到的,说实话这也不是他的初衷。他只想给快要窒息的苏联注入一些清新之气,让人民获得更多的自由和民主,驱逐被一党制笼罩下的那块乌云。其实他这样做并没有什么错,自己也并没有从中得到什么,做为一个伟大的改革家,老实拘泥于一些条条框框,走不出这小小的天地,永远只能是井底之蛙。戈尔巴乔夫只是想在苏联这块土地上,改换一次品种,不能多少年来都千篇一律的种植同一品种的庄稼。有一句非常著名的农谚这样说:“栽秧不如勤换种”,这是多少年的经验之谈。苏联这块十分肥沃的土地,由于多年来栽植着同一种品种,土壤得不到改良,土质属性单一而缺乏活性,土地越种越瘦了,长出来的庄稼也一年不如一年。要想获丰收,不改换品种行吗?一个国家又何尝不是如此呢?
虽然,戈尔巴乔夫自己是以失败而告终的,但他为后来者探清了路,排除了路障,他起到了一个工兵的作用,不是同样很有意义吗?
现在我们分析一下戈尔巴乔夫的成败得失。他至少有三条失误。一、他有些操之过急,他一上台,屁股还没完全坐稳,就亮出了自己的底牌,开始了这一番大的动作,当然会成为众矢之的,如果他循序渐进,效果就会大不一样;二、他在还没有培养出一大批与自己志同道合的支持者之前,就仓促上阵,他必然会显得势单力薄,孤掌难鸣,有的还在阵前倒戈易帜,更使他猝不及防。如果在之前策划安排更精细一些,有一大批铁杆同仁的鼎力相助,历史必将会重新改写;三、在行动之前,他如果掌握了一支能够稳定大局,保证他改革没有后顾之忧的军队作他坚强的后盾,他就不会担心政局有什么变化,不会分散他的精心,甚至在局部出现动乱或矛盾激发时,还出来帮助他弹压,他就会取得彻底的胜利,至少也会在总统这个位置上呆的时间更长一些,他的许多理念,思想会得已实现,也许苏联的今天就会和现在大不同。然而他这几点都没有做得尽善尽美,最后只能带着终身的遗憾而草草结束自己的政治生命,淡出这个历史的大舞台。
当历史的风云已经飘散,在已经得出结果的今天,我们再去看待和评价这个人物时,当然可以把这其中的一系列的变故看得一清二楚,但如果当时自己也是其中的一个亲历者,恐怕也是很难把握的。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戈尔巴乔夫不愧为是位伟人。从历史的发展角度上说,他毁掉了象铁桶一般的旧时代,建立起了一个新时代,这种和平的方式,难道不比一个政权推翻另一个政权必须要通过暴力的政治手段,而在这变革的过程,还得殃及许多无辜的生灵,来得要文明、先进一些吗?东欧许多原来的社会主义国家,也在一夜之间纷纷易旗,这不也充分说明现在的俄罗斯新政权具有极强的生命力和诱惑力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