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四起。
一号桌上,每上一盘菜,都得先给新娘夹菜、倒酒。上完第二菜后,厨房就不上菜了,端菜的笑着说锅冻上了,需要红包,讨个吉利。
主要席客坐好后,其他的客人才能席就坐。
第三项,孙刚和赵涵向父母行礼,赵涵改称呼,一声爸妈叫得响又亮,红包面前晃一晃,内装1001元,说明是千里挑一。
第五项,孙刚抱着赵涵在地上转三圈,大喊:“我娶媳妇了!我娶媳妇了!”然后抱房。在孙刚的堂
堂妹,姑姑姨妈等人的陪伴下,在新房里聊着天。
吃完第六碗菜后,菜又停了,这时孙刚和赵涵就起,挨桌敬酒,取“六六大顺”之意。
菜上至半时,孙刚的爸爸和叔叔开始向前来参加婚礼的男宾客们敬酒,亲切地说:“大家都吃好喝好啊!”孙妈和几个婶
则领着赵涵向女客人散发
巾,并向赵涵介绍前来参加婚礼的人的
份。
鞭炮响过,孙爸拿着话筒向来参加婚礼的亲朋好友致礼,在司仪的一声令下,之后才能开始吃席。
办酒席实际是从
一天就开始了,因为有的菜肴当天是来不及准备的。比如卤的猪
,蒸
、整
、整鱼等等。
第二项,新郎、新娘向前来贺的亲朋好友致谢。孙刚一一向来宾鞠躬,至亲的长辈,像爷爷
,姥姥姥爷,舅舅叔叔,还下跪磕了
,地上早就摊了一张席
。
这时,一群半大的年轻小伙端着条盘,开始往各桌分发筷
、碟
、勺
之类的。
一号桌安排给了新郎新娘,还有迎亲送亲的女的。一共十个人,取“十全十”之意。
二号安排了送亲的男的,和孙刚的舅舅叔叔伯伯。
…
孙刚从袋里拿
几个红包,放到条盘上,等会他们就会继续上菜。
吃席之前要先放鞭炮,一到中午12,一阵鞭炮声响起,这就证明可以开席了。
农村请客很讲究亲戚的排位,主要亲戚要依序安排一、二、三、四个席位就座。
孙刚的大伯是老知客了,很多人办喜事都请他,所以很有经验,不会现这
情况。
如果安排错了,轻则遭怨,重则遭骂,碰到挑理的人甚至会闹得席无宁时,不可开
。
第四项,夫妻对拜“碰
”,相亲相
到白
;“脸贴脸”,相亲相
到永远;“
对
”,相亲相
到永久;“手拐手”,喝过
杯酒,杯杯
酒
心扉,酒不醉人人自醉,从此二人永相随!两人吃过大红枣,来年生个大胖小;一个苹果吃两
,家人平安到永久。
新郎新娘房后,知客的人——孙刚的大伯,就开始安排亲邻坐桌
开席了。
孙爸孙妈笑的脸上都是褶,最小的儿
也结婚了,算是完成心愿了。
先是上酒、上烟、上瓜糖块,随后开饭的时候再上菜。大家围着桌
,
着烟、嗑着瓜
,聊着天,小孩
们围在桌边往
袋里装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