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状态示人,好不好。”苏简然眼含热泪,笑着打趣,然后将她推走,不敢上她看见自己悄然而落的泪水。
晓娴闭了闭眸子,然后转身走向康宜文。
康宜文并不问苏简然与她说了什么,只是用力的握了握她的手,无声的安慰着。
苏简然看着晓娴远去,泪再也控制不住的夺眶而出。
“然儿,别伤心了,姻缘天注定,你与晓娴注定无这缘份。”苏母柔软的声音在他背后传来。
苏简然忙抹了抹眼泪,摇头“母亲,我没有伤心。”
“傻儿子,你的心思母亲还不知道嘛,要是难过就哭出来吧,你现在一定会特别恨母亲。唉,这大概就是命吧。”苏母心疼的说道。
“母亲!”苏简然搂了苏母,像个孩子一样痛哭出声。
苏母无声的安慰着,等他哭累了,等他将心中的委屈宣泄够了,他的心情才会好起来。
第二日,康宜文与晓娴商量他的去处,他是新科榜眼,一般情况下是进翰林院做编修的。编修是文职,工作相对来说比较轻松,但他并不愿意做这样相对枯燥无趣的工作。
正好吴秉正已经官复了原职,他主动找到了康宜文,说康宜文若不愿意去翰林院,可以去做县令。不过,编修是从五品,而县令只是七品芝麻官。
“宜文,若你要是想做些实事儿,就去做县令吧,虽然官小,但能实实在在的为老百姓做事。若要图个安静。就进翰林院吧。”晓娴说道。
“嗯。我也是这样想的,我想做县令,只是担心你会跟在我后面受苦,京城的生活自然不是下面的县城可比的。”康宜文说着心中的担忧。
“你觉得我是那种贪图享福之人嘛,我听你的。”晓娴柔声道。
“好,那我去找吴大人,告诉他我的决定。”康宜文说道。
晓娴点头。康宜文去找吴秉正,将自己的决定告诉了他。这个决定吴秉正也十分支持,他看出来,康宜文是有能力的,相信他通过自己的努力,会从小小的县令步步高升的。
其实吴秉正之所以提醒康宜文可以做县令。就是想让他去基层锻炼。因为很多翰林院的编修一辈子都是编修,毫无成就而言。
苏母和苏简然知道康宜文的决定后,虽然有些可惜他们不能在京城,但都尊重他的决定。
认亲当天,苏母邀请了京城众多的名媛闺秀和贵妇们,大家齐称赞晓娴生得貌若天仙,苏母多了个好女儿。
经过筹备,三个月后。在康宜文任职之前。他与晓娴的婚礼热闹的举行。
王南华夫妇和沈晓峰夫妇、文氏和康庆昌都特意千里迢迢赶了过来,为晓娴祝福。他们均对康宜文的死而复生感觉到奇怪。
不过,经过一番解释,众人是皆大欢喜。
看到明显苍老的文氏,晓娴百感交集,话哽在喉间,不知从何说起。
“晓娴,娘以前对不住你。”文氏见到晓娴后,第一句就是饱含歉意的话语。
“娘,别这样说。”晓娴轻声道。
“哎,晓娴,娘以前之所以一直处处让着你大哥,其实是有原因的,并非是娘眼瞎心盲不讲道理。”文氏叹着气,抹着眼泪说了事情经过。
原来沈晓荣并非文氏亲生的儿子,沈晓荣的亲娘是是文氏娘家大嫂,两人是姑嫂关系。当年沈晓荣还有襁褓中时,他的母亲为了救文氏被石头砸死,正巧文氏嫁了沈父后多年未孕,于是将沈晓荣抱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