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程。
这时尚是午后不久,所以武林二英并未在村中歇脚,但陆介可不然,因为他本无所为,所以故意停了马,免得再碰上武林二英。
一宿无话,第二日早上,陆介打那唯一的小客栈中出来,正要套车上路,在他低头捆绑马肚带的时候,无意中瞧见墙脚离地半尺处,有人以刀尖粗略地刻了一支宝剑的图案。
这图案和手法,对他何等的熟悉,他不假思索便知,这是何摩和他所特有的暗号,而且是紧急的信号。
他踌躇了,他想何摩可能遇险了,而他不知道自己应否去援助何摩。
他木然地在雪花中默立了半晌,良久,理智终于战胜了情感,他长叹了一口气。
他一下决心,便驱车顺着剑尖的方向而进。
一路上,他在一块积雪的井栏上发现了第二度的信号,手法更是潦草,然后是在人山路旁的一块巨石上,何摩用佩剑削去了大块青石,除非积雪的形状因此怪异,陆介还真不易发现他的信号呢。
这种类似的留信,几乎有十多起,陆介意味到,何摩一定是遇到了罕见扎手的强敌,否则绝不会如此,因此,他心急了,他一咬嘴唇,俊目滴溜溜地一转,便跃下了车子,把马儿解下来,拍拍它道:“马儿,不是我存心要抛弃你在这冰天雪地之中,只是事情急了,下山去吧!”
说着猛地在那马上抽了一鞭,那马儿仰首地长鸣了一声,不知是为了肌肤之痛,还是为了要远别主人?
陆介望着它奔下山去,口里喃喃念道:“它是一匹良驹!”
说着,信手一挥,把那破车推入山谷之中。
这时,他既没了牵挂,眼前又是一片银白色的琉璃世界,他忽然回想到马车时代的生活,心胸中一阵翻滚,一股无名的热气在喉中盘旋着,于是,他不能自制了,他发出了一声惊天动地的长啸!
远处的山谷中,传来冷冷不绝的回响,但此时他早已展开了惊世骇俗的全真轻功,身形已在半里以外。
他这声孕育着正派的精华长啸,仿佛是春风骤临,唤醒了这连绵数千里的深山大泽。
在山腰的树林里,在那兀自竖立在寒风中的常青树下,这时正有位女道士,坐在那里奕棋。
她们应该听到了长啸,但是又恍若未闻。
这凛冽朔风,非但吹不动这两个女道士,但何以竟连那区区棋子,也丝毫不能移动?”
仔细一瞧,这一老一少所奕的棋子,竟全是精钢所铸,而更奇怪的是,两人所用的棋子竟一模一样,丝毫不差。
只见年轻的那个,正举起一子,却又决定不下放在何处,兀自还在犹疑着。
年老的那个见她久未有动静,便抬起头来,冷静地飘了她一眼,这锐利的目光,竟像利刀似地,使人不能仰视。于是,那年轻的道姑垂下脸去,她呐呐地说:“师叔,有人来了。”
那道姑也不回答,只是冷酷地望着啸声起处。
她的师侄忙把手中一子往盘上一放道:“吃!”
那老道连棋盘都不看一眼,仍是不动声色地道:“真儿,该去练功啦!明早再下。”
那叫真儿的青年道姑,很迅速地察觉出她的师叔的怒头,于是她惶恐了,她说:“师叔,您…”
但是,老道姑比她更快,她早就知道师侄是要为来人求情,她冷冷地打断了小道姑的话头道:“你管不着!”
真儿的脸上,一阵青,一阵红,她忙跪倒在地道:“师叔,人家不过是路经此地,你老人家又何必为难?”
老道姑一顿足道:“你是指前次那崆峒派的小子是不是?”
真儿大胆劝道:“您老人家表面上是为了他一路上跟踪我而生气,其实还不是为那书生在言语上冲撞了您?”
那老道姑恼羞成怒,手中龙头杖猛地一敲道:“谁叫他看不起我们武当派,便是你师父——掌门师兄来,我也不理他那么多,我老婆子活了这一把年纪,还要受这种小孩子的气!”
真儿毅然地抬起头说:“师父要弟子来劝师叔出山,共同探寻白石师伯的生死之谜。这事关系武林十多年来的疑案,须要各大派统力合作,师叔,您已和崆峒结下了梁子,岂可再启争端?何况您被那天全教的暗算,双腿不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