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仗却不含糊。这一次毛泽东把山东军区交给他管他当然十分满意,当在晋南与刘伯承、郊小平握别后,便与萧劲光昼夜兼程地向山东进发,就在口月19日这一天,他才收到中共〖中〗央令他转赴冀东负责冀热辽军事工作的指示。
林彪与毛泽东同为抓枪杆子起家的苏区干部,关系非常深厚。在井冈山时期,就是毛泽东的手下。20多岁当上了红一军团军团长。
又曾毕业于黄埔第4期,有一定的军事水平,很能打仗。在党内几次关键的是非问题上,他基本上支持的是毛泽东,因此毛泽东一直十分器重林彪。1942年10月,林彪由重庆返回延安。毛泽东得悉后特地起了个大早,亲自下山迎接。
而毛泽东以往甚至连周恩来、朱德、任弼时远途归来时,也不曾有过如此举动。所以毛泽东麾下那么多战将却偏爱林彪,绝非偶然。
9月25日,林彪等率部北上冀东,10月17日才奉命开赴东北,于10月28日到锦州,29日到达沈阳。
实际上真正能打硬仗的要数中共〖中〗央候补委员黄克诚的新四军第3
师。“黄3师”(走进军东北部队中人数最多,战斗力最强的一支。
也是闯关东的过程中,最辛苦的一支了。
黄克诚是湖南永兴县人,生于190年,他加入了〖中〗国共产党。第二年,他又参加北伐战争,从此开始了戎马生涯。
1928年,黄克诚参加了湘南起义。红军时期,他的最高职务是军政治部主任和红军总政治部组织部长。
长征结束、抗战开始后,他担任八路军115师344旅政委。
不久,为支援华中抗战,黄克诚奉命率领所部南下,转战江苏北部地区。1940年,他配合新四军陈毅的部队打开了苏北的抗日局面,并创建了苏北抗日根据地。
皖南事变后:新四军在盐城重建军部,华中各地的抗日武装统一整编,当时,黄克诚率领的八路军第5纵队被改编为新四军第3师,他被任命为师长兼政委。以后,他又兼任中共苏北区党委〖书〗记、苏北军区司令员兼政委。他是朱德、陈毅的部下,与彭德怀共事多年。极善独立思考,为人刚正不阿,敢说真话,好办实事。当他于口月初闻讯八路军先头部队已进入东北后,立即向中共〖中〗央华中局〖书〗记、新四军政治委员饶漱石建议,给〖中〗央发报。要求派大部队去东北。饶漱石则不以为然,认为这不属于新四军和华中局管辖范围的事,不同意发电。为阑明自己的观点,黄克诚以个人名义,于13日向中共〖中〗央发出了那份著名的建立东北总根据地的电报。当9月23日黄克诚接到中共〖中〗央命令要他率部新四军第3师4个主力旅、3个特务团共35
万人开赴东北后,他首先想到了几万人长途跋涉,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必须井好充分准备。为此,黄克诚作了周密的考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