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山文化,开始向阶级社会发展,最初是组成了雒越部落联盟。
后来,其中一个蜀部落在蜀王子泮率领下占有了部落联盟的领导地位,建立起越南第一个王朝,史称安阳王。“土地有雒田,其田从潮水上下。民垦食其田,因名为雒民。”占有土地者叫雒王、雒侯、雒将。
秦始皇统一中国,征服了齐、楚、燕、韩、赵、魏诸国,也征服了百越之地。秦派去百越之地的地方官叫赵佗。
他搞割据,建立了南越国。到了汉武帝时,国势强盛,消灭了赵氏割据势力,将南越国“分置九郡”后来又改成七郡。
这七郡统称为交趾,长官称交趾刺史。汉献帝时。改交趾刺史为交州牧。不久,孙权分交州为交广2州。交州有东汉时交趾、九真、日南3郡,广州有东汉时的南海、苍悟、郁林、合浦4郡。秦始皇曾经迁徙内地50万人“戍五岭”与越人杂居。其中,南海等4郡,也就是交、广2州的广州。
由于文化较高,交通便利,汉影响也较强,越人逐渐朝着与汉人融合的方向发展了。而交趾等3郡,也就是交广2州的交州,由于条件不同,汉人朝着与越人融合的方向发展了。
西汉时,朝廷常把罪人发配到交趾等郡,与当地人杂居。到东汉献帝时,内地大乱,士人到文趾避难的很多,而且常常是举家迁徒,汉人与越人互通语言,总的趋势还是朝着与越入融台的方向发展。
在汉朝统治时期,雒越人所受的阶级压迫和民族压迫日益加重。东汉光武帝时,锡光做文趾郡大守,这个官大体上还可以。后来换了个叫苏定的人去做太守,这就槽了。苏定是个“张着眼睛看钱,闭着眼睛办事”的贪劣官,他残酷剥削人民,又蝎力压制雒将。雒将大体相当一名部落首领吧。
苏定杀死了雒将诗索,诗索的妻子征侧是位了不起的女英雄,首先举义反抗。她的妹妹也起兵响应。叫征贰;怔侧、征贰成为起义军领袖,历史上叫做二征起义。起义军得到交趾、九真。日南、合浦等郡越人俚人的响应,击败汉朝驻军,取得65座城,征侧自立为王。《后汉书》说征侧是为了个人愤怒而起义,这种说法不对。民族斗争说到底是个阶级斗争问题。为什么4郡越人俚人群起响应,为什么刺史太守困守孤城得不到居民援助呢?可见这些刺史大守都是苏定一类的贪劣官。
东汉光武斋刘秀派伏波将军马援率汉兵8千,合交趾兵共2万多人击败起义军“二征”在作战中壮烈牺牲。
马援虽然脱离不开其阶级局限性,但他确是一代名将,有政治头脑。他一面修城治郭,设官驻守,强化统治,一面下令兴修水利,穿渠灌溉,为当地人民办了几件好事,稳定了那里的局势。
讲到这里,毛泽东略作停顿,深深吸口烟,又缓缓吐出,叹一声道:“马援之后。是一代不如一代了。地方官大多贪婪苛虐,对越南人民的压迫和榨取十分暴烈,人民忿不能忍,不断举行起义。这些起义虽然都失败了,但是却给中国封建统治者以沉重打击,增强了越南人民为建立一个独立国家的斗争意志。唐朝灭亡后,吴权击败中国南汉的驻军,自立为主,越南从此独立。经李朝到陈朝,200多年,民族文化得到很大发展,在汉字基础上创成了本国文字‘字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