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罗斯福又是如何打破美国的孤立主义思潮,加入到世界反法西斯阵营的 被美国视为耻辱的珍珠港事件究竟是罗斯福使的苦肉计还是美国对日本的侵略野心估计不足。
在美国历史上,罗斯福总统是一个可圈可点的最杰出的总统之一,1950年哈佛大学在一次问卷中调查,美国历史上哪几位总统最杰出 罗斯福排名第三,仅次于林肯,华盛顿之后,那么作为一次四次连任美国总统的罗斯福,真是有说不完的故事。在短短的一两个小时之内,要想把罗斯福的一生讲清楚,确实很难,那么好在历史是人和事件组成的,我仅从罗斯福和几个人或者几件事情谈起,以点带面地看看,我们今天要讲的罗斯福是如何成为优秀的政治家,如何处理好重大国际问题。他在总统第二任期间,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了,受国内孤立主义影响,美国开始并没有参展,直到1941年12月7号的凌晨,日本飞机突然袭击了美国太平洋舰队的基地珍珠港的时候,美国才宣布对德国,意大利,日本这些法西斯国家宣战,这样就导致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一个谜语一般的问题,哪个谜啊 就是珍珠港事件是美国政府对日本侵略野心估计不足而发生的,而导发的,还是富兰克林·罗斯福给美国人所施的一个苦肉计,这个谜一般的问题就凸现出来了。那么传统的观点认为,珍珠港遭到日本偷袭的原因,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美国奉行绥靖主义政策为实质的中立政策的结果。的确,当时对美国的民意调查,这个民意调查显示,10%的民众认为应该参战,实际上90%的民众认为不要介入战争,要以逸待劳,待时机成熟之后再参加角逐,这种观点的生命力是很强的。长期以来,史学界一直在分析珍珠港美国失利的原因,一直把它作为主要原因。然而我个人认为,这个观点有两个最重要的史实被忽视了,或者被漠视了。为什么呢 下面我再讲一讲,一个史实是二战爆发之后,罗斯福政府先后通过了两个最重要的法案,哪两个法案 《中立法修正案》,《租借法案》,《中立法修正案》是允许遭受法西斯侵略的国家通过现款自运,也就是说你拿现金买我的武器,买完之后从我美国运回去,现款自运的原则购买我的军火。那么在战争状态下,一个第三国把自己的武器装备卖给交战方面其中的一方,这实际上是在袒护它售武器的那一方,换句话说,《中立法修正案》就表明了美国实际上在偏袒英法,尽管它没有参战,这是《中立法修正案》。《租借法案》呢 《租借法案》是前者政策的继续,为什么 《中立法修正案》的前提是现款自运,但后来英国拿不出钱来,没钱可买,这种情况下,罗斯福认为,我就租给你,用罗斯福的话讲,就是我向房子着火的邻居,出借我花园的水管救火,那么这个法案同样是偏袒英法的,这是一个史实。第二个史实,是1939年7月,美国军方先后出台了一 二三四五彩虹作战计划,五套作战计划,就是未来一旦发生战争,美国将按照哪一种可能参加作战。这个一二三四五,特别是二三五号计划就主要是对日作战的作战计划,比如它的第五号彩虹计划,就规定了一旦太平洋战争爆发,那么美军在太平洋战场作战任务的区别和实施,那么这两个,一个是两个租借法案,再一个就是美国五个作战计划,这两个基本史实如果被忽视或回避,那么很容易导致,在美国没有直接参战的情况下,把美国政府的政策还是策略,这两个问题混淆在一起。我个人认为,美国政府在参战前的中立政策不是战略,而是一种策略。那么在这种大前提之下,既然罗斯福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美国直接参战前,采取了偏袒英法这些被侵略国家的政策,声称美国要成为民主国家的兵工厂,那么为什么它又没有参战呢 这就是由于美国外交政策的基石,孤立主义思潮,对美国战略决策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美国历史上有一位总统叫约翰·亚当斯,他有一句著名的孤立主义经典名言,他说"美国用不着到国外去搜寻怪兽并将其消灭"。这句话对美国影响非常大,美国的外交史,美国孤立主义思潮其实并不是真正意义上完全与世界隔绝,它的实质是在追求美国以最小的代价,最小的风险与成本参与世界事务。在当时,尽管美国民众对法西斯侵略非常痛恨,对遭受法西斯国家侵略的国家非常同情。但是,绝大多数美国民众认为,美国不应该参战,不能把战火蔓延到美国本土,只要战火不蔓延到我本土,我们美国就不参战,多大数美国人采取这么一个立场和观点,那么在这种情况下怎么办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