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则分之:分,分开。
惑,困惑。
注释
少则能逃之:少,指我方兵力的数量比敌军少。
三军之政:三军,指我国古代作战设置的上、中、下或左、中、右三军,亦可泛指军队。政,是指政务。
修橹:修,建造。橹,一用藤草制成的大盾牌;一
用桃木制成四周用
遮蔽的大型攻城战车。
十则围之:十,这里指的是十倍。围,包围。
知胜之:能预测胜利的方法。
识众寡之用:识,了解。众多。寡,寡少。识众寡之用,了解用众多的兵力或者用人数少的兵力的各战法。
小敌之:
,
固,引申为
拼。
将帅,是国家的辅佐,辅佐周密国家就会大;辅佐疏漏,未尽其职,国家必然衰弱。 国君对军队造成的危害有三
情况:不知
军队在什么条件下可战而使其
击,不了解军队在什么情况下可退而使其撤退,这就束缚了军队的手脚。不通详三军内务,而
手三军的政事,就会使
队将士不知所从。不了解军中的权变之谋而参与军队的指挥,就会使将士们疑虑重重。军队既迷惑又疑虑,诸侯国军队乘机而
攻,灾难就降临到
上,这就是自
其军而丧失了胜利。
全国:全,完整、完全,这里作动词,指完全地占有。全国:指完整地占有别国的领土。
预知取胜的因素有五:懂得什么条件下可战或不可战,能取胜;懂得兵多兵少不同用法的,能取胜;全军上下一心的,能取胜;以有备之师待无备之师的,能取胜;将帅有才
而君主不从中
预的,能取胜。这五条,是预知胜利的
理。
蚁附:蚁,蚂蚁。附,依附。
谋攻:用计谋行攻伐。
上下同:君主或统帅和下级军官有相同的
望。
上兵伐谋:上,上等最好的。兵,指用兵方法。伐,攻击。谋,计谋。
于敌人就要避免与其正面接,兵力弱少就要撤退远地。所以弱小的军队顽固
拼,就会变成
大敌军的俘虏。
所以说:了解对方也了解自己的,百战不败;不了解敌方而熟悉自己的,胜负各半;既不了解敌方,又不了解自己,每战必然失败。
殆:危险。
全军:军,秋时期的军队编制,每军为12500人。旅:
秋时期军队的编制,每旅为500人。卒:
秋时期军队的编制,每旅为100人。伍:
秋时期军队的编制,每伍5人。
縻军:縻,羁縻。指束缚军队的行动。
虞:料想,这里引申为牵制,掣肘。
顿,通“钝”,疲惫、挫折。
大敌之擒:战争中兵力大的一方。
国之辅:国,这里指国君。
必以全争于天下:这里指的是对敌国的全国、全军、全旅、全卒、全伍的胜利。
久:这里指旷日持久的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