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偃,又名游,先学
于南郭
綦,听讲天籁,从 山林的风声
悟到自然的神秘,后学
于东郭
綦,辞师 返乡。乡下实践九年,回城谢师,禀报心得,说:“自从 聆听了先生的
庄说:“孔
六十大寿发现自己思想转变已达六十 次之多了。当初肯定的,后来否定了。五十九年来反复批 判的所谓邪说,很可能正是现在
持的所谓真理。”
一切生皆由有机分
组合而成。组合形态不同,
也就不同。组合形态演变,
也就跟着演变。演变程 序一一衔接成一圆环,找不到起
,找不到终
,无是非 可言,无得失可言。人类以及
生
都栖息在圆环上面 ,生生死死,转永恒的圈圈。这便是《齐
论》篇内我设 想的
型圆环,无以名之,名之曰天然,也就是自然。我 著这
《庄
》,不但文
任其自然,思想同样任其自然 。我不站你们的所谓立场,我悬浮在圆环中间,对万
一 视同仁,对是非等量齐观。
曾说:“我两次
政界,心境迥然不同,讲给你听 听吧。初
政界,为了供养双亲,月薪三釜米,赶快背回 家,心
好快乐。双亲逝世,丁忧辞职。守墓三年期满, 再
政界,我升官了,月薪涨到三千钟米,领到手,只想 哭。啊,还我的三釜米吧!还我的三釜米吧!”
有一次,惠同庄
讨论智力的运用。
卮言满纸,任其自然。所谓卮言,支离破碎的片语和 断章,连缀成篇,随意跃,不讲究科学的结构,但任其 行云
般的自然而已。游戏笔墨,散漫演绎,消遣岁月 ,不想立言垂训后世。不想立言,言了也就等于不言。不 言,万
自然齐一,是非自然等同。万
齐一,是非等同 ,本来就是很自然的。人去多嘴,反而不自然了,齐一的 也不齐一了,等同的也不等同了。人去论证万
的齐一和 是非的等同,那是帮倒忙,愈证愈夹缠,恐怕会得
否定 的结论,所以我鄙弃科学的论证。我给读者满纸卮言,言 了等于不言。读者其谅我乎?
曾参先生,后人尊称曾,鲁国人,孔
的好学生, 家贫,是个孝
样板。每日三次自我检查,可见他对自己 要求很严。后来毕业
官,仍然不失寒士本
。有一次与 同僚讨论工资待遇,那位同僚发牢
说月薪太低。
言了等于不言。人若达至了这样的境界,哪怕他天天 谈话,也不能说他多嘴。相反的是那些满腹是非长短的人 ,哪怕他天天不谈话,也不能说他不多嘴。有些人自来就 有可肯定的正面,有些人自来就有可否定的负面。有些人 自来就是那样,有些人自来就不那样。那个人为什么是那 样?不为什么,自来就是那样。这个人为什么不那样?不 为什么,自来就不那样。那个人为什么有正面可肯定?不 为什么,自来就有正面可肯定。这个人为什么有负面可否 定?不为什么,自来就有负面可否定。万自来就有存在 的形态,万
自来就有存在的理由。没有任何东西没有存 在的形态,没有任何东西没有存在的理由。现实如此,奈 何不得。不写满纸卮言,任其自然,还有什么违反自然的 著作能经得起悠悠岁月的考验!
惠说:“孔
苦心运用智力嘛。”
庄说:“苦心运用智力,那是青年孔
。后来他老 人家转变了,你却不谈。听听他后来是怎样说的:‘天赋 才能,非关勤奋。找回心灵,二度人生。’此话哪还有苦 心用智的影
!你恐怕说的是你自己吧。你
相爷,运用 智力,演说比唱歌更好听,训话比立法更周密。开
权利 ,闭
义务,
憎何等的分明,是非何等的清晰,不过使 人
服而已,
服而已。你得使人心服,思想不再抵
, 方能恢复社会安定。算了吧,算了吧。比起孔
,不知
你怎样,反正我差得远!”
问我什么是自然吗?
孔说:“既然向你讲了,他便自己挂了。真有重罪 ,无
可挂,他就该恐惧,怎么会悲痛!曾参那样的人, 境界
尚,我了解他。三釜米不过是三只蚊
飞过
前, 三千钟米也不过是三只麻雀飞过
前,他才不放在心上呢 。”
那位同僚也是孔的学生,听了不舒服,便去问孔
:“曾参那样的人,从政为了养亲,只孝不忠,罪够重了 ,重到布告牌无
可挂了。我能这样说吗?”
但缺乏相应的纵横驰骋的见识和始终 贯彻的学说,不宜我辈的先生,缺乏见识和学说以开导 后生,岂止
先生不宜,
人也尚未
门呢。如此老前辈 ,前在哪里,一件老古董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