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释
虽然这样,但是有志者事竟成,终有荣华富贵的日;火候到了仙丹自然就能炼成,千万不能吝惜修炼的功夫。
传胪:科举殿试后宣读皇帝诏命唱名叫传胪。撤棘:撤除考场四周的围棘,即考试结束。
泮:指学校。《诗经》中有“畏乐沣,薄采其芹”释褐:脱去
布制的衣服,即
士及第授官。得隽:应试及第。
破天荒:唐代荆州每年解送的举人,都不及第,当时人称作是“天荒”唐宣宗大中四年(公元850年),荆南应试的考生中终于有个叫刘锐的考中了,总算破了“天荒”地:原是欧
修赏识苏轼的才华所说的话,意思是苏轼将要超过自己。
独占鳌:
士觐见皇帝,状元正好站在雕刻着
鳌的地方。魁虎榜:唐代欧
詹与韩愈同榜中
士,人称魁虎榜。
同年:科举考试中同年考并在同一榜上录取的人。座主:
士对主考官的称呼。龙门
额:传说黄河的鲤鱼到三月则渡龙门,得渡的化为龙,否则
额而还。后因以“龙门
额”喻指仕路失意或科场落第。雁塔题名:唐代自中宗神龙年间以后,举
士及第,朝廷宴罢,皆集于慈恩寺塔下
鹿鸣:《诗经》中宴请宾客的篇名,后指皇帝招待录取者的宴会。鹰扬:《诗经》曾用来赞颂吕尚的气度,意为如鹰之飞扬,指武科乡试后的宴会。
题名。
攀仙桂:仙桂,神话传说月中的桂树,指科举登科。步青云:青云,指官厚禄,借指科举中试。孙山外:苏州
稽才
孙山和同乡之
一同去参加考试,乡人之
落选。回家后,乡人问孙山其
考得如何,他说:“解名尽
(谓榜末最后一名)是孙山,贤郎更在孙山外。”红勒帛:宋代刘几写文章常说过
话,欧
修十分厌恶,用红笔将其文章打一个大横杠,全
抹掉。后因称用红笔涂抹文章为红勒帛。
朱衣以:欧
修作贡举考官,阅卷时,觉得有红衣老人在旁边
,文章就合格,于是写诗云:“文章自古无凭据,惟愿朱衣暗
。”取青紫如拾芥:穿上青紫
的官服就像拾取芥草一样容易。
琼林赐宴:从宋太宗开始在琼林苑宴请士。临轩问策:皇帝亲自策问考试。
鹗荐:汉代孔曾向皇帝推荐祢衡,称赞他为鹗鸟。棘闱:古代考试时,有时用棘木将考场围起,故称棘闱。
宾兴:《周礼》中指选择贤能的人。贤书:乃登录贤才的书簿。
英雄吾彀:隋唐时期开始实行科举制。唐太宗于贞观初发榜日,曾经登上端门,看到新
士一个个从榜下走
,
兴地说:“天下英雄,
吾彀中矣。”
彀,
弓箭
及范围之内。后以“英雄
吾彀”指人才被笼络网罗。桃李属
官:唐代刘禹锡曾写“满城桃李属
官”的诗句庆贺得到门生。
傍人门”是对读书人无依无靠的怜惜之词。
赚了英雄,人下第:是安
士人落第的话。唐代曾有人作诗:“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
。”傍人门
:投靠权贵,不能自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