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捉住杜山献、杜岸,连带他们的母亲、妻子、儿女,在襄阳北门全部杀掉。
又将杜氏宗族中较亲近者全部处死,其年幼者及远亲关入蚕室。
挖掘杜氏坟墓,烧骨扬灰。
萧察已与江陵结下怨仇,担心不能自保。
大统十五年(549),派遣使者,自称藩国,请求归附。
太祖命令丞相府东阁祭酒荣权担任使者。
萧察十分高兴。
这一年,梁元帝命令柳仲礼率军进取襄阳。
萧察害怕,就把妻子王氏及正妻所生长子萧貮当人质,请求救兵。
太祖又命令荣权出使,派遣开府杨忠率军支援。
十六年,杨忠活捉柳仲礼,平定汉水以东,萧察才得安宁。
当时朝廷想命令萧察发丧继位,萧察以没有玉玺、遗诏为理由推辞。
荣权当时在萧察住所,就急驰而归,详细报告了萧察的情况。
太祖于是命令散骑常侍郑孝穆和荣权持旌节、策书,封萧察为梁王。
萧察在襄阳设置百官,秉承皇帝旨意,拜官授爵。
十七年,萧察留蔡大宝据守,从襄阳前来朝见。
太祖对他说:“王来这里,同荣权很有关系,王准备见他吗?”萧察答道:“十分荣幸。”太祖于是召来荣权与萧察相见。
太祖对萧察说:“荣权是个好人,我与他共事,不曾见过他失信。”萧察说:“荣常侍沟通二国,言语中从不为个人打算,所以我今天得以诚心归附魏国。”魏恭帝元年(554),太祖命令柱国于谨讨伐江陵,萧察出兵会合。
江陵平定后,太祖立萧察为梁主,住在江陵东城,让他管辖江陵一州之地。
他原在襄阳统辖的地盘,全部归于我朝。
萧察于是在江陵称帝,年号大定。
追尊其父萧统为昭明皇帝,庙号高宗,萧统之妃蔡氏为昭德皇后。
又尊其生母龚氏为皇太后,立妻子王氏为皇后,儿子萧岿为皇太子。
萧察的庆典、赏罚、刑律、威仪,以及官方制度,都与帝王相同。
只是上疏则称臣,奉朝廷年号。
至于对下属的封爵任命,也依照梁氏旧制。
其军制品级,则又兼用柱国等官。
又追赠叔父邵陵王萧纶为太宰,谥号“壮武”
追赠兄长萧誉为丞相,谥号“武桓”
太祖于是设置江陵防主一职,带兵住在西城,称为“助防”
表面上协助萧察防御,实际上也连带防备萧察。
当初,江陵政权被消灭以后,梁元帝的将领王琳据守湘州,志在恢复帝业。
萧察称帝后,王琳派将领潘纯陀、侯方儿来犯。
萧察出兵抵抗,潘纯陀等退回夏口。
萧察在位的第四年,萧察派大将军王操率军攻占王琳辖下的长沙、武陵、南平等郡。
次年,王琳又派将领雷又柔偷袭攻陷监利郡,太守蔡大有战死。
不久,王琳与陈人相持不下,向萧察称藩,乞求援军。
萧察答应了王琳的要求。
援军尚未出发,王琳已经战败,依附于齐国。
这一年,其太子萧岿来京师朝见。
萧察称帝的第六年夏天,发生地震,前殿崩塌,压死二百余人。
当初,平定江陵时,萧察部将尹德毅劝告萧察道:“微臣听说,君王的行为与一般的人不同。
一般的人,掩饰细节微行,在小处竞相显示廉洁,用来博取名誉。
而君王则是平定天下,安宁国家,以成就大业。
如今魏人贪婪,不顾抚慰百姓、讨伐有罪的名义,必定要逞其残忍,多有杀伤,俘虏士人百姓,以报战功。
然而这些人的亲戚家属,都在长江以东,顾念他们充作豺狼之食,被拘禁在他国,痛心疾首,何日能忘?殿下正要安定天下,继承大业。
芸芸众生,不可能使家家周知。
他们受难到这种地步,都认为是殿下所为。
殿下杀掉人家的父兄,使他们的子弟成为孤儿,人人都与殿下为仇,谁与你一同建立基业呢?然而魏国的精锐军队,全部集中在这里。
慰劳军队的礼节,并非没有用计的先例。
如果殿下为此设下宴会,趁机邀请于谨等人赴宴。
他们没有防备,当相继而来,可预先埋伏武士,趁机杀掉他们。
再分头命令果决勇敢的人,奇袭魏军营垒,斩杀那些丑类,让他们一个也不能活下来。
对江陵百姓,则慰问他们,使他们安定,文武百官,随即任命。
百姓既然承蒙殿下救命的大恩,谁不对您的圣明竭诚拥戴呢?魏人心惧,未必敢于前来送死。
像王僧辩那样的人,送封信就可以招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