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圣朝当作衰败的周室,却将自己看作五霸,没有满足的心情,难道可以穷尽吗?西秦王忠于朝廷,推究他原来的心情,肯定不是这样。或是左右的人不劝诫,因此招来这种带累。
“查检西秦流徙人口,贼人作乱时劫掠的都在蒲坂。现在已经称藩,四海都已安定,天下成为一家,可令秦州送到京师,随后遣返。所要求的乞佛等三人,以前是宾国的使者,来到王庭,国破家迁,就成为臣民,不可听受准许。”
皇帝命令“:公卿议决的不算违背礼节。西秦王收取的金城、木包罕、陇西的地盘,他自己收取的,朕就给予他,就算是分给的土地,何必再扩大?西秦诚挚恳切,絮绵丝织物品随使者的疏密增添,不限于一匹。”从此,慕王贵贡献非常简单。又和宋交好,宋文帝封他为陇西王。
太延二年(436),慕。。死了,弟弟慕利延立。北魏下诏派使者用策节为慕王贵加谥号叫惠王。后来封慕利延为镇西大将军、仪同三司,改封西平王;让慕王贵的儿子元绪为抚军将军。当时慕利延又和宋交好,宋封他为河南王。太武帝征伐凉州,慕利延害怕了,就率领他的部队,向西逃往沙漠。太武帝因慕利延兄有擒获赫连定的功劳,派使者向他宣示晓谕,于是返回。后来慕利延派使者上表谢罪,表章上奏,就下诏褒奖他。
慕利延兄长的儿子纬代害怕慕利延害自己,和使者谋划自己回京师,慕利延察觉就杀掉了他。纬代的弟弟叱力延等八人逃回师,请求发兵讨伐慕利延。太武帝封叱力延为归义王,诏令晋王伏罗率领众将讨伐。军队到达大母桥,慕利延兄长的儿子拾寅奔向河西,伏罗派将追赶击杀,斩首五千余级。慕利延逃往白兰。慕利延从弟伏念、长史孚鸟鸠黎、部大崇娥率部众一万三千落归顺投降。后来又派征西将军、高凉王那等人讨伐白兰。慕利延就进入于阗国,杀掉国王,死者数万人。向南征伐剡宾。派使者和宋交好、求援,进献乌丸帽、女国金酒器、胡王金钏等物品,宋文帝用牵车赏赐他。七年,才返回故土。
慕利延死了,树洛干的儿子拾寅立。开始在伏罗川建城邑,居止出入暗中比拟王者。拾寅奉行进献物品的职责,接受北魏正朔,又接受宋的封爵,号称河南王。太武帝派使者封他为镇西大将军、沙州刺史、西平王。后来拾寅因地处险远自负,很不恭敬从命。派使者和宋交好,献良马、四角羊,宋明帝加封他官号。
文成帝时定阳侯曹安上表说拾寅现在的城堡白兰,有许多金银、牛马,如攻打它们,可以有很大的收获。议论的人都认为,先帝不满拾寅兄弟的不和睦,让晋王伏罗、高凉王那再次往讨,竟然没有大胜,虽然拾寅远远逃走,但我军也很疲劳。现在待在白兰,不侵犯王朝边塞,没成为人民的祸患,不是国家的紧要事情。如果派使者招抚,他们肯定会请求作为臣下,可以不费力就平定了。王者对四方边远的国家,拘缚他们就行了,何必除掉那个国家,占有他们的土地?曹安说:“臣以前是守卫浇河的将军,和他们相距不远,明了他们的意向态势。如分兵进攻他们附近的地区,拾寅必定逃奔守卫南山,不过十天,牛马的草料吃完了,人也没有吃的了,部众必然溃散叛乱,可以一举平定。”文成帝听从了他。下诏阳平王新成、建安王穆六头从南道出兵,南郡公李惠、给事中公孙拔和曹安从北道出兵讨伐他们。拾寅逃往南山,各军渡河追赶。当时军中士卒生病较多,各将商议:逆贼已远远地逃走,军容已振奋,现在驱使疲劳生病的士卒,获取很难有望的功劳,不也是过错吗?众人认为有道理,就领兵返回,缴获驼马二十余万。
献文帝时又下诏上党王长孙观等人率领州郡的兵马讨伐拾寅。军队到达曼头山,拾寅来迎战,长孙观等人指挥士兵击败他,拾寅夜里逃跑了。因此想改过恢复蕃职,派别驾康盘龙上表朝拜进贡。献文帝拘禁了他,不答复那个使节。拾寅部落饥荒严重、屡次进犯浇河。献文帝下诏平西将军、广川公皮欢喜率领敦煌、凉州、木包罕、高平各军做先锋,司空、上党王长孙观为大都督,讨伐他。长孙观等军进入拾寅的境内,割掉他们的庄稼。拾寅困迫恐惧,派儿子到军中,表示要改过,长孙观把此事报告皇帝。献文帝重重慰劳将士,于是下诏严词谴责拾寅,求取人质。拾寅派儿子斤入侍,献文帝不久将斤遣返。拾寅后来又扰掠边民,派他的将军良利守卫洮阳,这是木包罕统辖的地方。木包罕镇将、西郡公杨钟葵给拾寅写信谴责他。拾寅表白说“:奉诏令,听凭臣还归故土,所以派良利守卫洮阳。如不追加前恩,请求让洮阳贡奉他们的土产物品。”辞意恳切,献文帝准许,从此每年进奉贡物。
太和五年(481),拾寅死了,儿子度易侯立,派他的侍郎时真进贡地方物产,提及上表称嗣的事情。后来度易侯进攻宕昌,下诏责备他,并赐予锦采一百二十匹,晓谕他,让他悔改。掠夺的宕昌家口、部曲按时送还。度易侯全部接受了诏命。度易侯死了,儿子伏连筹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