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西九千七百里。胜兵四千人。其国出 美玉。俗多机巧,好事祅神,崇佛教。先臣于西突厥。其王姓尉迟氏,名屈密。
贞观六年,遣使献玉带,太宗优诏答之。十三年,又遣子入侍。及阿史那社尔 伐龟兹,其王伏阇信大惧,使其子以驼万三百匹馈军。及将旋师,行军长史薛万备 请社尔曰:“今者既破龟兹,国威已振,请因此机,愿以轻骑羁取于阗之王。”社 尔乃遣万备率五十骑抵于阗之国,万备陈国威灵,劝其入见天子,伏阇信于是随万 备来朝。
高宗嗣位,拜右骁卫大将军,又授其子叶护玷为右骁卫将军,并赐金带、锦袍、 布帛六十段,并宅一区,留数月而遣之,因请留子弟以宿卫。太宗葬昭陵,刻石像 其形,列于玄阙之下。
垂拱三年,其王伏阇雄复来入朝。天授三年,伏阇雄卒,则天封其子璥为于阗 国王。开元十六年,复册立尉迟伏师为于阗王,数遣使朝贡。乾元三年,以于阗王 尉迟胜弟守左监门卫率叶护曜为太仆员外卿,仍同四镇节度副使。权知本国事。以 胜至德初领兵赴国难,因坚请留宿卫,故有是命,事有胜传。
天竺国,即汉之身毒国,或云婆罗门地也。在葱岭西北,周三万余里。其中分 为五天竺:其一曰中天竺,二曰东天竺,三曰南天竺,四曰西天竺,五曰北天竺。 地各数千里,城邑数百。南天竺际大海,北天竺拒雪山,四周有山为壁,南面一谷, 通为国门;东天竺东际大海,与扶南、林邑邻接;西天竺与罽宾、波斯相接;中天 竺据四天竺之会,其都城周回七十余里,北临禅连河。云昔有婆罗门领徒千人,肄 业于树下,树神降之,遂为夫妇。宫室自然而立,僮仆甚盛。于是使役百神,筑城 以统之,经日而就。此后有阿育王,复役使鬼神,累石为宫阙,皆雕文刻镂。非人 力所及。阿育王颇行苟政,置砲烙之刑,谓之地狱,今城中见有其迹焉。
中天竺王姓乞利咥氏,或云刹利氏,世有其国,不相篡弑。厥土卑湿暑热,稻 岁四熟,有金刚,似紫石英,百炼不销,可以切玉。又有旃檀、郁金诸香。通于大 秦,故其宝物或至扶南、交趾贸易焉。百姓殷乐,俗无簿籍,耕王地者输地利。以 齿贝为货。人皆深目长鼻。致敬极者,樨底隳︴唷<矣衅胬殖伎。其王与大臣多 服锦罽。上为螺髻于顶,余发翦之使拳。俗皆徒跣。衣重白色,唯梵志种姓披白叠 以为异。死者或焚尸取灰,以为浮图;或委之中野,以施禽兽;或流之于河,以饲 鱼鳖。无丧纪之文。谋反者幽杀之,小犯罚钱以赎罪。不孝则断手刖足,截耳割鼻, 放流边外。有文字,善天文算历之术。其人皆学《悉昙章》,云是梵天法。书于贝 多树叶以纪事。不杀生饮酒。国中往往有旧佛迹。
隋炀帝时,遣裴矩应接西蕃,诸国多有至者,唯天竺不通,帝以为恨。当武德 中,其国大乱。其嗣王尸逻逸多练兵聚众,所向无敌。象不解鞍,人不释甲,居六 载而四天竺之君皆北面以臣之,威势远振,刑政甚肃。
贞观十五年,尸罗逸多自称摩伽陀王,遣使朝贡。太宗降玺书慰问,尸罗逸多 大惊,问诸国人曰:“自古曾有摩诃震旦使人至吾国乎?”皆曰:“未之有也。” 乃膜拜而受诏书,因遣使朝贡。太宗以其地远,礼之甚厚,复遣卫尉丞李义表报使。 尸罗逸多遣大臣郊迎,倾城邑以纵观,焚香夹道,逸多率其臣下东面拜受敕书,复 遣使献火珠及郁金香、菩提树。